邓翰林其实在十月回国之前,就已经与国内有过多次接触。商谈的不是以后建多大的工厂跟园区,而是以后所建公司的经营权的问题。经过艰苦的谈判,邓翰林获得了政府的信任,赢得了以后所成立公司的董事长的职务。
虽然公司还没有成立,但已经有了纸上的框架跟协议。刘健便是以这个纸上的公司的投资者的身份出现的。邓翰林的唯一要求便是这家公司主导跟经营权,刘健完全没有要夺取什么公司经营权的想法,何况就算天宇将公司的经营权拿到,自己又到那里去找邓翰林这样的人才来搞研。
所以当刘健同意由邓翰林担任以后筹建的公司的董事长之后,两人的谈话便进行的非常愉快。邓翰林对于资本的态度,当然是欢迎的。虽然已经跟政府签订协议,由他来担任未来的公司董事长,但实际的股权上肯定是政府占主导,如果引进资本,便可将股权分散,避免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对他控制公司而言都是有很大好处。
至于刘健,更多的愿因是被教育部拉来过,看在官方的背景上,怎么都得意思一下,而且不能太少了。这些被教育部拉回来的留洋精英或许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对于技术研究有很深造诣,但对于商业而言大多只是门外汉。
这些已经有了政府在后面做后盾,都没有成事,作出什么成绩出来,所以绝对称不上什么好的企业家。
刘健知道邓翰林是这些归国精英当中,商业才能最出众的一个。因为他已经有过在硅谷创业的经验,而其他的人更多的是做研究跟技术方面的事情。邓翰林除了拥有最佳的商业才能之外,同时还是一个绝佳的技术人才,这绝对只是说是上天眷顾跟自身努力的结果。
邓翰林所从事的研究也正是国家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的,注定会得到许多政府资源的支持,再加上有天宇公司这样的大资本集团的参与,技术,政策,资本的最佳条件全部都有了,怎么会不成功了。
但芯片设计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有所成就的,但既然是作为公司来经营,就必须要朝着盈利的终极目标前进着。但资本的本身便要盈利的,没有那个投行会拿出大笔的资金只投入,而且是投入那种高风险的研究行业,因为研究结果的出现是一年,也可能是三年,甚至十年都有可能不出结果,那么所投入研究资金便可以说是基本打了水漂。所以投入大笔资金进行研究,得到资本的青睐的几率较小。
国内多是政府自身在做,国外多是那些巨无霸式的大企业才会进行高额的投入,进行研究。就算是IB这样的大企业,他的实验室里的研究都是要根据项目来分配经费跟薪水的,最后是要面向产品的。所以一些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得不离开IB,另寻他路。就算是三星,那种世界前强的大型企业,他更多也是倾向于向别的公司购买专利,投入的研究经费是少于购买专利的费用的。
正因为作为一个研究型的公司,是具有很多的风险性。而邓翰林所从事却是一个更加具有难度的研究,是芯片的设计,这样的研究很可能就是一扎进去,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出头之日。那样的话,天宇投进去的资金便打了水漂了。
所以刘健便跟邓翰林一起谈论了未来的这家公司的未来
展之路,应该从事具体那一方面的研究跟为以后的企业战略寻找一条赚钱的路子。
谈未来,谈战略,都是刘健的长项。因为世界以后的潮流跟展趋势,都在刘健的脑海里。未来的世界是一个视听娱乐的时代,像那种中央处理器的那种芯片肯定有需求,但以邓翰林他们现在的实力去搞那种项目,无异于蚂蚁拉大象,结局很大可能是那种一辈子都不见得有出路的悲惨结局。
现在的通用芯片有微处理器芯片,以及储存处理器芯片,但对于实力还不够强大的邓翰林的团队而言,无异于痴人说梦。有投入此行业,献出一生的勇气是绝佳的,但还必须考虑资本回报的意愿。邓翰林自己既然极力争取公司按照硅谷的模式展,并且要来了未来公司董事长的职务,自然是希望有一番作为的。
于是刘健便依靠自己最佳的对大势的把握,已经潮流的了解,向邓翰林他们出主意,给他们规划未来的蓝图。通用微处理芯片,以及储存器芯片都竞争不过别人外国的公司。只能够找一块新的市场,从新打出一片天地出来。刘健都没有一丝的犹豫,立马想到了多媒体芯片,这样一块目前尚没有任何竞争的空白市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