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的距离是从太昊到石头城,大约也就20里左右。这段距离骑马不过大半个小时,走路得花大半天,牛车的速度跟人走路没太大差别,但载重就大得多了,以前太昊跟石头城之间的物资运输主要就是通过牛车来实现的,基本上当天不能来回。
长期的人马牛车碾压,平原上已经出现了一条较为清晰的“马路”,上面还有不太连续的牛车撤沟,毕竟牛车的载重也不可能像后世一样以吨计,对路面的损伤不是很大。我们的测试就是沿这条路进行的,沿路两边偶尔能看到太昊的成片粟地。
太昊的减速税政策让部分有实力的部族不辞辛劳,将粟种到了10里以外。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石头城的位置,当年我初到太昊时的那场大雨已经多年未遇,这几年来收成还是不错的,但主要的粟地还是在西边,石头城在太昊的东北方向,这边的粟地相对要少些。即便如此,形成了少量的“农村”,那都是城中部族在这里建的农庄。
一路上我们没有太多的心思观赏“田园风光”,我一直在计算车速,还有就是观察车辆的娄全和稳定情况,这一带的路面都是在软土上轧出来的,小沟小坎难免,但在选样一个多雨的李节,泥土还比较软,客观上起到了一些缓冲的作用,马车跑起来居然还不是很颠簸,除了出城时下坡加速过快那一段以外,后面跑起来都比较平稳。
20里并不很远,途中我估算了一下。这车比牛车那是快多了,牛要这样跑一趟下来,估计第二天下锅的可能性很大,当年的姜氏炎族与由族作战时,也只敢让牛跑上几公里,再多就有困难了,速度下降会很快。
但马车还是比不上马地速度,毕竟后面多拖了一辆车,所以最终的速度应该是远高于牛车,却逊于骑马。
抿达石头城时。花的时间大约就1个半小时,这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我的预期,毕竟这还不是高速公路!
石头城外有近200米的缓坡,刚好让我们能够测试一下马车爬坡的能力。我特意下了马,坐到车上去,我的体重大致相当于两名普通族人的体重。坡度没有超过15度的情况下。马车居然轻易地就爬了上去。这就是说,从太昊城到石头城,乘客坐太昊马车基本上可以不下车!
途中我们还测试了坡上的刹车办法,爬坡时只需要勒住马僵就行了,下坡则需要通过杠杆摩檫对车轴进行制动。但总地来说,这还是能够满足我对安全可靠行驶的要求。
顺利抵达石头城,宣布了这次试车圆满成功,我和土鲁小心翼翼地检查了车轮到车身的各个部位,还好。除了车轮上的软木震出了裂纹以外,其他地方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这个裂纹也不能构成威胁,毕竟软木扳是由青铜车轮联接固定的,完整铸造的带辐条的青铜车轮在软木扳地保护下没有任何损伤!
石头城的黎族人热情地接待了我和土鲁,他们的长老已经参加过了太昊的盛大婚礼,知道我返回太昊有些时日了。所以对我的来访并不感到意外,倒是石头城的现状让我有些感慨!
当年在姜由的努力下,从大草原和周边的丛林中找到的由族各部一度曾经达到近5000人的规模。却由于在对待姜氏地认同上出现了问题。兄弟部族间反目成仇,最后导致姜由最不愿看到的黎族分裂。
1000多黎族人迁往现在的大方城附近,或者干脆已经又再次搬迁进了大方城。与相当一部分由族人住在一起。另有2000多人随姜由到了牛神山下,成为姜氏“不是宗族的宗族”,或者“宗族里面的宗族”,在那边享有比原来的炎族更高的地位,也成为姜由在牛神山的贴身嫡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