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阳和海霍娜一直走到了原嘉定府衙前,现在上面的匾额却已经是“吴淞总兵府”的字样。
海霍娜此时突然朝王崇阳道,“既然真人觉得这剃发令有所不妥,不如我们就去劝告一下这个总兵,说不定他能撤销这样的命令呢?”
王崇阳却笑道,“这样的命令,又其实一个总兵能颁布的,必然是满清朝廷上层才能决定的事,你找他又有何用?”
海霍娜道,“你的意思是我姐夫颁发的这个命令?那我去找我姐夫去!”
王崇阳相信这也不是多尔衮一个人能决策的事情,现在满清朝廷当中也不乏汉人的文臣,这些人定然也给满清说明了汉人对头发的情结,但是满清朝廷依然如此决定,定然是朝廷所有满人一同制定下来的。
这件事已经没有什么迂回的余地了,即便找到多尔衮,又能如何?
想着王崇阳朝海霍娜道,“还是算了吧,你姐夫虽然是摄政王,但是朝廷政事,又不是他一个人能做主的,他上面还有太后,还有满清八旗的旗主。最重要的是,连你都不觉得剃个头能对汉人造成多大的影响,难道你姐夫会因为你一句话就改变满清朝廷对汉的大体方针?”
海霍娜听王崇阳这么一说,顿时也觉得有些道理,况且自己毕竟也只是一介女流,朝廷上的事,别说自己说不清了,就算能说清,估计多尔衮也不会听的,说不定还会适得其反。
想着海霍娜一叹,这时却听吴淞总兵府的门口传来了一声,“师祖!”
王崇阳和海霍娜闻言都不禁朝吴淞总兵府门口看去,却见一个穿着清朝武将服饰的男子,腰胯佩刀,正与一众清兵走了出来。
那清兵将领快步走到了王崇阳和海霍娜的身前,随即朝着海霍娜一拱手,“师祖何时来到嘉定的,徒孙有失远迎!”
王崇阳闻言心中不禁一动,这货居然是海霍娜的徒孙?
不想海霍娜也是一脸莫名其妙,诧异地看着眼前的清兵武将,“你是?”
那武将立刻拱手道,“徒孙李成栋,是国师钮钴禄的弟子,曾经在师傅的府邸和师祖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师祖忘记了而已!”
海霍娜这才“哦”了一声,多看了李成栋几眼后,这才点了点头,“原来是钮钴禄的弟子?那就难怪了!”
王崇阳心下却在想,这货的名字不是汉人名字么,居然当起了清军的将领,原来是个汉奸。
虽然王崇阳也不太想介入俗世战争,不过面对一个汉奸,王崇阳心中还是有些反感,这时也没多说什么,转身就走。
海霍娜见王崇阳转身走开了,立刻也跟了上去。
李成栋见状立刻追了上来,挡在海霍娜和王崇阳的面前,“师祖,不知道这次来嘉定所为何事,这里正处于战时状态,师祖一人在这嘉定城,徒孙有些担心,还是请师祖到总兵府小住,之后徒孙派人送师祖回北京王爷府邸吧!”
海霍娜立刻说道,“不用了,你去忙你的吧!”说着却见李成栋身后的一众始终的手里,每人都拿着一叠告示纸张,上面似乎写着“剃发令”三个字。
看到这里,海霍娜立刻朝李成栋道,“这个剃发令是你的主意,还是摄政王的主意?”
李成栋立刻拱手道,“这是徒孙的主意,不过已经上报朝廷和摄政王,已经得到了允许,不禁是嘉定如此,以后我大清每攻下一个城池,都要效仿颁发此令,直到所有汉人都剃发为止!”
他说着还一脸自豪,显然为自己能想出这么一个法令而骄傲呢。
王崇阳看到他这副嘴脸,不禁一阵发恶道,“李将军不是汉人么?何时开始为满清朝廷如此着想了,如果李将军当初把用在满清朝廷的心思用一半在大明朝廷上,想必大明也不会落得如此田地了吧?”
李成栋闻言不禁脸色一动,怔怔地看了一眼王崇阳,随即冷哼一声道,“明朝上下腐朽不堪,阉患把持朝政数十载,搞的天下民不聊生,朝堂之上的官员更是阿谀奉承,真正想为朝廷办事的文臣武将,又有几人能得到重用?而大清应时而生,顺应天命,皇帝陛下年轻有为,摄政王文武兼备,如此朝廷统一天下,才是百姓之福。”
王崇阳承认李成栋说的是有一些道理的,毕竟明末朝廷**不堪是历史事实,不过毕竟眼前的是一个汉奸,民族情怀之前,无论是出自什么理由,被自己的叛变辩解,都改变不了他们汉奸的本质。
海霍娜这时却问李成栋,“如果你的这个剃发令,在汉人当中得不到推广,甚至遇到一些反抗,你将怎么处置?”
李成栋立刻冷哼一声道,“法令上已经说的清清楚楚,凡是拒绝剃发者,一概以谋反罪论处,谁也不能例外!”
海霍娜道,“汉人珍爱自己的头发,不愿意剔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你也是汉人,理该理解汉人的想法,如此强行推动剃发令,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