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的父亲出生在一个地主的家庭里,说是地主,其实也就是在农村有个几十亩地,雇了一些佃户而已,但这一切在那个年代已经属于罪大恶极了。在“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里,被分家、被批斗,原本在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家庭从此也就败落了下来,不仅吃喝都成问题,还受尽了白眼。
在这样生计艰难的情况下,天宇的父亲跟随着亲戚坐着火车来到了这座城市。对这个第一次坐火车的二十出头的男人来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火车行驶途中,他把头探出车窗看外面的景色,忽然来的一阵风把帽子吹走了,他大声呼喊着让火车停下,要去捡帽子……
此时,天宇的妈妈已经在乡下生了第一个孩子,除了每天要照顾自己的孩子以外还要给被关在大队里接受改造教育的公公婆婆送饭送水,日子过得也十分艰难。
后来,天宇的父亲在钢厂找到了一份工作,尽管只是个学徒还很累,但起码也算是能够维持生计了。况且,在那个年代里,除了吃喝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的消费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天宇的妈妈带着孩子也偷偷的离开了农村,来到了城市里和自己的丈夫重聚。
天宇的母亲是个那个年代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文化,大字不识一个,只知道做饭、洗衣、伺候大人孩子。本以为离开了农村,在城市里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可是因为成分的问题,他们还是受尽了众人的歧视。在那些根红苗正的无产阶级人民看来,地主阶级简直就是罪大恶极,这也使工作认真努力的天宇父亲一直得不到被提拔的机会,即使是他比别人干的活多、流的汗多,在其他人看来,他这也是应该的,是在赎罪。
天宇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出生了,他是家里的小儿子。他的出生却正赶在三年自然灾害的第一个年头里,当时不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家庭条件都十分艰难,他生下来的时候,甚至有人断言,这个孩子活不长。不过,最后他还是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虽然面黄肌瘦,但也算没病没灾……
当时生他的时候,母亲正在往乡下赶的路上。说来也让人觉得命运难测,本以为在城市可以好好生活的他们万万没想到,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农村明显要比城市更能吃饱一些,所以母亲即使挺着即将临盆的大肚子也要赶回乡下去,为的只是带一些高粱米回来。当时,身边只有自己的大儿子,天宇的亲哥哥,而他那时也不过就是十岁而已……
由于种种原因,没什么文化的母亲甚至都记不清楚天宇到底是哪一天生的了,就连日后成人的天宇自己办户口和身份证的时候,生日都是自己随便瞎填的……
从他记事开始,地主崽子这个称号就好像甩不掉了一般如影随形。那个年代里,大人对成分阶级看得比什么都重,孩子也跟着受影响,资本家和地主,这简直就是两个受到万人唾弃的身份,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低人一头。
因为这个身份,天宇从小没少受欺负,每次他下楼出去玩,用不上一会儿他母亲就会听见楼下嚎啕大哭的声音,不用多想,就知道是天宇又被人打了。那种环境里,那样的身份,人家打你是应该的,你打别人说得严重点就是造反,是在代表旧势力欺压无产阶级群众。
在这样的环境里,缺衣少吃的天宇一点点的长大,对于学习他没兴趣。即使他脑子还算聪明,但在那个知识分子不被重视的年代里,谁会指望着学习出息呢,做工人、当兵,这才是最光荣、最高尚的事业。
文革的浪潮影响着那一代人的内心,造反有理,这四个字是那个年代最时髦的话了。文斗、武斗,在形形色色的口号下产生的各种暴力行为,让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感觉,打架是一件十分光明磊落的事情。
当然,天宇更多的是担当那个被打的角色,没有原因,出身成分就是他最大的罪孽,即使他自己都不知道地主家庭是什么样的。在这种环境下,他似乎也没有什么反抗的概念,一切变得逆来顺受。但是说来也有意思,小时候的天宇好像是个滚刀肉,经常被打,却不长记性。别人越看不起他,他越讨人嫌,而且天宇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嘴损,在同龄的孩子里他骂人的频率比谁都多,言语也异常的阴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