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王李从嘉一行到了通州,身为主官的布政司林道自然要率众出迎,这林道今年四十一岁,此任上也有三年时间了,为官倒还算得上清廉,本人亦是文质彬彬风度不俗。迎接淮王入城还谈起了新近所出的全唐诗,对此颇有赞赏之意,与诗词之道亦是极有见地,六皇子与之相谈颇为投缘,林道只觉得淮王为人谦冲,并无一般年少有才之士的狂傲之态,他却不知李从嘉在他面前也是小心谨慎,怕言多有失。
晚间林道在府上设宴款待淮王一行,内中多有城中名流相陪,不过李从嘉是早间到达,因此还要先行安排歇息之处,原本应该是城中驿馆,不过林道领李从嘉去的却是一座方刚建成的宅院,颇具奢华之气。原来此处乃是江淮盐司点检郑融在通州的住处,这郑家不但在通州,与江淮之处亦是有名的大家,在此次暂住也不会失却礼仪。
郑融此人李从嘉在锺瑞年给他的江淮官场人物之中是有所印象的,乃是当今兵部尚书韩熙载的门生,做这盐司点检亦有两年时间,点检之位与大唐可是个名副其实的肥缺,如今恰恰到了换任之时,此人如此相待自己想来也有一部分是因此,李从嘉心中自有见地。
林道将李从嘉一行送到府邸便先告辞回府安排去了,今晚他还要亲自为淮王接风,身为主家的郑融自然承担起了接待淮王的重任。面前的郑融穿着得体,举止有礼,更是笑容满面,态度恭敬,可李从嘉知道郑融如此待他绝不仅仅因为他淮王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以后江淮盐业至少在名义上要要归淮王李从嘉管辖。虽说大唐的盐业实际上操控在朝廷手中,可江淮毕竟是淮王的地盘,万一伺候不周淮王想动他这个点检的官职却有的是手段,到时候恐怕就是宰相韩熙载也不会因为他而与淮王交恶,县官不如现管这个道理郑融可能不会说,但肯定是理解深刻,因此他招待李从嘉是更为上心。
“下臣昨日才听闻淮王要来通州,今能下榻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只是时间仓促,也不知下臣之安排是否合淮王心意。”郑融见礼之后也恭敬的将李从嘉迎进了大堂,恭敬的微笑言道。
“郑点检费心了,此处极为清幽,颇合本王心意,本王虽未曾出过金陵,却也在韩瑞公子口中闻听过郑点检之名,如今得见,倒是欢喜。”李从嘉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也暗中点出了他知晓郑融的来历,在锺瑞年的计划之中,这个郑融也是可以拉拢的人物之一。
“呵呵,王爷一提,下臣才觉已有年许未曾与韩公子相见了,王爷请上座。”郑如龙将李从嘉引进内堂,一干女眷自有下人安排,在李从嘉面前,他自然不敢以主人自居,主位当然也要淮王来坐,他只是坐在李从嘉下首陪客之位,也立刻有下人奉上香茗。
内堂之中挂着许多名人的诗画之作,陈设也皆是古朴典雅,郑融知道李从嘉性好此道,这才刻意安排投其所好,更有不少是重金求购而来,只要能够继任点检之位,这些投资便很快可以收回。
“郑点检不愧是风雅之士,此处并无一般俗气。”郑融引他来此的目的李从嘉自是清楚,人家有心巴结,他亦有结交之意,当然要赞上两句,墙上的书画一看便是出自名家之手,有着原本的记忆再加这段时间的恶补,淮王与此处的鉴赏能力已非刚穿越来时可比。
郑融听了是欢喜异常,看来自己的精心布置没有白费,当下又再笑言道:“王爷果然高明,下臣平素也喜书画,加之奔走四方,故才略有所得,此乃吴道子的云轩图,这两幅是张旭手书李太白之将进酒与蜀道难,这一幅最为难求,澹斋先生的兰亭序拓本,据说当年太宗皇帝最爱此本,崩时亦以之陪葬。”郑融不无炫耀的指点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