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在秦夫人面前向来是唯唯诺诺,秦夫人说什么,她便应什么,但这次终究事出有因,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恐怕是再没有比自己更上心的了。
她在心里斟酌了半天词句,想将自己的疑虑告诉她们,却又怕用词不当,惹怒了秦夫人。
婉澜等了一会子,百无聊赖地以手掩口,打了个呵欠:“陶姨娘想说什么,直说便是。”
陶氏看了婉澜一眼,又将头低了下去:“那……那不知道大姑爷有没有……有每一什么好人选。”
“玉集那?”婉澜愣了愣,“他的朋友大多是商人,陶姨娘想把阿贤嫁做商人妇?”
陶氏面上挂不住,面颊嗖嗖地红了起来:“我是想……商人妇……也有商人妇的好处,起码她成婚后吃穿不愁。”
秦夫人蹙眉道:“婆家不行,好坏还有娘家呢,难道咱们家的家底还供不起他们小两口?我倒不太想把阿恬嫁给个普通商人,但若是能像她大姐夫一样弃文从商的,那倒还能考虑考虑。”
陶氏结巴道:“可是……可是……”
婉澜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算了,阿贤才刚考上大学堂,就算要议婚,也得等她结业了再说,总不能学上到一半,就叫人退学回来相夫教子吧?做事情贵在有始有终。”
陶氏觑着秦夫人和婉澜的面色,终于低头应了下来:“是,单凭太太做主。”
秦夫人给谢怀昌挑了四个备选,有两个是镇江乡下的乡绅,她最中意的,另两个便分别是南京和苏州的大家闺秀,虽说也识文断字知书达理,但娘家在外地,总归是不方便的。
婉贤回府来,看到这两个选项,乐了半日:“二哥难道没有告诉母亲吗?”
秦夫人一怔:“什么?”
“他自己在京城瞧上了一个,是北京大学的学生,长得花容月貌,秀外慧中的,我看那姑娘对二哥也是相当有情谊,”婉贤咯咯笑道,“就算二哥没说,难道大哥也没说,他为博美人一笑,还特意打电话向大哥求助呢。”
这番对话发生在为婉贤接风洗尘的家宴上,秦夫人转向谢怀安的时候,眼神已是不善,谢怀安急忙举杯谢罪,道:“他的确与我说过这位小姐,但只不过是方认识不久,连人家家在何处做什么营生都不晓得,未免使母亲空欢喜,这才叮嘱我瞒了下来,想等事有眉目了再敬告二老。”
秦夫人不悦道:“他即便是现在不说,也该透个口信,叫我不必再为他婚事操劳,亏得阿贤回来了,不然我那人选都挑好了,若是再上门跟对方见了面,到时候他不就说什么都晚了么?”
谢怀安笑着连连称是:“不过现在不是说了吗?母亲的那四位人选,暂且就先搁搁吧。”
秦夫人没搭理他,低头喝了半碗汤,又忽的想起什么,盯向婉贤:“阿贤也在外许久了,莫非你也……”
婉贤尚无反应,陶氏却已经吓得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跪地叩头:“太太可千万别这样想,阿贤是万万不会做出什么有辱门风之事的。”
婉澜皱了眉:“陶姨娘这是做什么?快起来,什么有辱门风,她若是能自己瞧上一位家世清白,门地相当的好男儿,那才是一段佳话呢。”
谢怀安跟着点头:“是极,阿姐同玉集大哥不就是在京里相熟识的么?还有二姐跟乔治……”
他自知失言,急忙住了嘴,改口命丫头将陶氏搀起来:“好了,说这些有的没的,阿贤又不是明日就结婚了。”
婉贤低着头,慢悠悠啜饮汤水,貌似是一派闲适的样子,但婉澜却瞧出了她的心不在焉,想必是正在心里惦记着什么人。
京城中《二十一条》的风波尚未散尽,大总统称帝一事重又沸沸扬扬传了起来。徐适年抵京第一个任务,便是探清这件事的虚实,拿到第一手消息。
去月二十日的时候,梁启超就已经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正告袁世凯之流不要“无风鼓浪,兴妖作怪,徒淆民视听而贻国家以无穷之戚”了。他是袁世凯亲自去信从国外请回来的高才,曾经在第一届国会选举的时候以一己之力合组三党,对抗孙文的国民党,是终其一生为他所希望的民主奔走呼号之人,如今连他都站到了袁世凯的对立面,称帝真假简直不言而喻。
他通过之前的人脉采访到了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政客古德诺,在此之前,去月初的时候,这位仁兄刚发表了一篇《共和与君主论》,意在鼓吹帝制。这可真是滑稽可笑,倘若此事由英人或日人来做,尚还有那么三分道理,偏偏是一个同样实行君主制的美国人做了。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