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远虽明知他心思,却并不情愿出口奉承,只因他虽感激皇上用心,但更怨皇上不分主次,竟不惜为布置区区宅院耽误国家大政。
陆文远只怕自己出口奉承会使皇上更加无法认清个中利害,便正色劝道:“皇上御赐宅邸,并亲自布置,臣感激不已。但皇上为此屡屡出宫,置自身安危于不顾,又不惜耽误政事,却是臣不愿看到的。臣只望皇上能时时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要再为此等不值得的小事劳心劳力,置国朝大政于不顾,否则臣即使住进宅中,也会因心中有愧而日夜惶恐,不能感沐皇上恩德。”
一席话说得很是中肯,却将朱时泱满腔热忱浇了个透心凉。朱时泱又是震惊又是气恼,甚至还有点委屈,当下阴沉了脸色不悦道:“陆文远,你怎地如此不知好歹?朕费尽心思为你布置住宅,就换来你这么一通不冷不热的说辞?”
陆文远正色道:“臣正是感念皇上恩德,自知无以为报,才斗胆直言。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虽能让皇上欣喜一时,却无益于谏正过失,反而更会让皇上耳目蒙蔽,当局者迷。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这个意思。”
朱时泱冷笑一声道:“好个忠言逆耳利于行。陆文远,你可真是朕的大忠臣,可朕今日就想听你说那阿谀奉承之辞,你到底说是不说?”
陆文远却犯了倔劲儿,微垂了头不卑不亢道:“请皇上恕臣不能从命。那些阿谀奉承之辞不妨留与别人说,臣只想一心一意做皇上的谏臣。言他人所不能言,谏他人所不敢谏,匡扶朝政,兼济天下,方是臣之所求。”
朱时泱怒极反笑,仰天叹道:“好,好,陆文远,你果然牙尖嘴利,朕说不过你!朕只当今日得了个教训,以后再不做这出力不讨好的事了!”
陆文远沉着道:“皇上所愿,也正是臣之所愿。”
朱时泱张口结舌。粗喘了半日,终是寻不到什么话说,将长袖狠狠一拂,负手自去了。
朱时济这才喘过一口大气,伸手一拽陆文远:“陆大人这是何必,说两句软话哄哄皇上就那么难吗?”
陆文远望着朱时泱远去的背影,神色间也颇为难过,却仍坚定道:“臣方才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有些话不好听,但终究要有人来说。臣不是不感激皇上,反之就是因为感激皇上,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盼皇上能理解臣的用心。”
朱时济却道:“大人希望被皇上理解,皇上也同样希望被大人理解。皇上的心性本王知道,他若是想对一个人好,就要把自己觉得好的全给他。有时虽然为此一意孤行了些,但本意却是好的。大人若想劝谏皇上,就得按着皇上的性子来,先告诉他你领他的情,感激他所做的一切,再指出他不对的地方。这样又能使皇上高兴,又能让他把话听进去,何乐而不为呢。”
陆文远静静听着,似是有所触动。
御赐宅邸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朱时泱被兜头泼了冷水,满腔热忱消失殆尽,再没出宫过问过布置宅子的事。朱时济只好全权接手,将尚未完善之处完善了一下,又到皇兄面前好说歹说请来了御赐宅邸的谕旨,这才松了一口气。
朱时泱和陆文远的关系却是彻底冷淡下来了,朱时泱事后虽并未责罚陆文远,对待他的态度却是大不如前,君臣共处一室常常半日无话,即使陆文远有心多说两句,朱时泱也无心应答,只嗯嗯啊啊敷衍了事。陆文远即使再有口灿莲花的本事,也不过是自己越说越尴尬,最后只好闭上嘴,偷偷探看朱时泱脸色罢了。
如此过了几日,便又到了上朝的日子。这日天还未亮,陆文远就和傅潜一起,早早来到午门外等候。
他们本以为皇上已渐渐适应了临朝问政的日子,内阁五人也早已不再入后宫催逼,谁知这日却出了岔子,文武百官在午门外等了整整一个时辰,直等到东方的天空已发白了,却还没等到“皇上起驾乾清宫”的号令。
官员们都有些着急,本来肃穆的队伍中已有人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起来,越议论声音越大。陆文远回头喝止了几次,自己却也难免着急起来,不断仰头向乾清宫的方向张望,张望了半晌,就见桂喜领着几个御前公公匆匆来了。
陆文远心里咯噔一声,心说果然有事。还不待细想,桂喜已到得跟前,匆匆行了礼,上前附耳道:“陆大人,不好了。皇上今日一早起来犯了起床气,脾气大得很,谁也近不了身,现下正在宫里摔东西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