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迪来说有些步骤是不能省略的。在很多不参与科研的人眼中有这么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就是,一两个天才科学家,和一大堆先进的科学资料就能支撑起这个国家在该项的科技水平快速提升。
在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这是正确的,然而在条件不满足,就认为几个天才科学家,和一大堆资料,就能让一个国家的科学提升,那就是谬论。
这种误导可能来源于爱迪生说的一句话,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然而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加重要。
爱迪生这句话不能说错,爱迪生的成功符合美国式的成功,个人英雄的成功,一位天才的成功。任迪也曾将爱迪生的这句话信奉为圭臬。
不过直到任迪自己开始开始进入科研的时候,却有了不同的看法。对于天才来说百分之一灵感比汗水重要,但是对于国家来说,找到有百分之一灵感的人太好凑了,一个国家难道不会出几个天才吗?但是找到一百个一千个愿意付出百分之九十九汗水人结合成一个团队太难了。
爱迪生的话是对的,他早年成功了,然而爱迪生的话也错了,他在晚年刚愎自用,很少听取他人的意见,再也没有什么创新成果,或许说在哪个时候通用公司大股东爱迪生活着,但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已经不在了。
现在自鉴会缺最基本的条件,各个科学项目都是蛮荒起步阶段,这个阶段没有任何一个所有人都愿意奉献百分之九十九汗水的团队接受各个项目的工作。这个阶段就是给了技术资料又能如何呢。
说一句大实话,二十一世纪,大部分人在看满是复杂公式的技术资料时,就和牛听乐谱差不多。拿着资料还要补十年的课。补课十年这还算聪明人的,遇到一个自称数学没天赋的,十年?二十年他都不一定能琢磨出来。
这方面真的不是兴趣能够决定的,任迪在第一次接触流体力学的时候,里面一大堆微分偏导对各个方向的变量运算。能让人哭。
不单单是流体力学,凡是需要运用高等数学研究科目,都需要一个人员数年的投入才能进入这个科研项目参与工作。而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高等数学就和生产项目息息相关了。也就是说所有的科研项目需要的团队,都不是召之即来的小喽啰,科研团队每一人员需要十年以上的养成。
任迪现在是能给科技实物和资料,但是团队,能够对科技进行突破创新的团队,这是一个文明在科技道路上奔腾中必须的硬性条件。而一个势力的科技水平,恰恰就是在各个科技方向上就位的团队。
整个自鉴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一个星球,一个星球上能够承载的人口,想要在科技上与铁塔各方势力在技术上争锋,那就不能浪费任何人走向智慧的可能。
所有人必须在一个起跑线上在自然知识上竞争。大集体主义精神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学习向上付出责任的权力。
这是大集体主义精神,但是副作用是哪些有可能独立修炼的人在幼年就被耽误无法出头,所以这种道路是对是错,只是任迪按照自己的历史金星判断。任迪没法判断这种一个个文明靠的非常近的奇葩环境下,这种道路是对是错。然而现在必须主导让铁塔文明进一步,强行续命,保证其不死就行了。
所以现在超能后退,自鉴会将执行科技的演绎。
李观坐在了办公室中,在他对面是一个比李观要年轻十岁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仔细的看了看李观的履历。问道:“同志,在高等数学考试中,你的名次是特等行列。我们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非常缺乏您这样的人员,但是必须对你进行思想审查。”
李观说道:“我很赞成你们的理念,人类的确需要自省。”这位人员说道:“对于核武器的威胁,你怎么看。”
李观想到了自己老婆说的话,顿了顿说道:“这是某个人放出来的恶魔。”
思想审查员说道:“错的不是科技,错的是有人试图用核武器用于压榨世界不正当行为中。现在这些犯错误的人依旧掌握着核武器,我们要警惕,但是不能害怕,我们也要搞核武器,要代替广大的人民搞核武器,对这种错误的战争进行制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