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陕州上下官差皆被动员了起来。各主薄连夜检查账目,衙役分头?32??知里长,命所辖居民出门必须穿上新衣,否则一律不得出门!每日里将街面打扫的干干净净,街面上的流民乞丐,或进孤养院、或驱逐出城。但凡在道上混生活的英雄好汉们,也收到严厉警告,近日里务必遵纪守法,如果谁让御史一时不痛快,姚刺史就让谁一世不痛快!
第二日,等白太平三人微服出巡,只见这硕大城市整洁干净,城中居民衣着崭新,沿路多见官差衙役,尽皆热情礼貌,绝无仗势欺人之举。好一个日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陜州都城!
这三名御史,两个精通这些官吏勾当,一个自经历过将来创建文明城市的诸般举措,都对目前所见心知肚明,知道尽是些官面文章。只是好歹让城中百姓得几日实惠,姚刺史又表现出了对御史的高度重视和尊敬,三人也就乐得装糊涂了。可想了解这陜州实情,这般逛街,却是查不出什么奈何。
三人只好去寻这城中的基层御史,看能不能以点破面,打开目前的局面。
基层御史往往两级分化,年轻者奋勇争先求扬名,专找领导麻烦,看其密奏,大唐所有的州官个个该杀;年老者仕途无望,扎根地方,往往都变成些糊涂好人,净上报些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与地方官员两相益得。不然,御史台又何用重新成立个右肃政台?说到底,就是朝廷对这些不是偏左就是偏右的基层御史都不放心。
这陜州御史姓姚名文远,祖籍陜州,还是姚崇的本家亲戚,原在礼部任职,人送外号“弥勒佛”,可见有多不得罪人。后来年纪大了,四处走动,加之姚氏一族颇有根基,被安排到了陜州当御史。这职位谁也不把他当回事,越不用干事,地方越有好感,这姚御史干的很是开心,年满六十都不愿意乞骸骨。今日被白太平三人寻上门来,问及地方弊端,张口结舌,支支吾吾却是半分干货也没有。净是些听说姚崇儿子在私塾和儿童吵闹、谁家侍妾生了个儿子和老爷一点都不像的琐事。
胡元礼是个脾气暴的,出京吃苦是为了立功,哪有耐心听这老货呱噪。只是顾忌这老货的家族厉害,不想得罪。劈口打断了姚御史的废话,单刀直入:“我御史台向来专奏高官,琐事休提。姚御史今天不交出个从四品向上的给我们立威,就不要怪我们自己查寻了!”
姚御史当了一辈子的糊涂官,这御史一直做得心不在焉,今日见这几个京城同僚,方知御史威风。什么都不知道,开口就要搞刺史府尹,听口气官小了还看不上眼。实在是让姚御史大开眼界。却又哪里干搭话,呆立片刻,不敢开口,左右为难之下,大叫一声,两眼一翻,却是昏倒在太师椅上。
白太平一直未开口,仔细观察这姚御史,其实是挺失望的。这等属下要之无用,真真废物。就是装昏都要嫌地上凉,还要后退两步倒椅子上,实在是个胆小怕事的糊涂虫。一声叹息,自顾去叫仆人前来照看,算是全了同僚之谊。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去,一言不发,心中下定决心,这基层情报组织要全部重新建立,这些地方御史与地方官员形如一体,却是不可信任。
不要也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