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埋头沉思之际,孙承宗喝了口茶道:“皇上,如今的形式,已成危局。一旦处理不好,势必惹祸上身。也许,还会有更严重的事情发生。”
“那老师认为,应该如何破局?”
“如今朝堂上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暗流涌动。您强力处置东林、打压豪商和成立新军的事,已然把朝臣推到了对立面,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对此,老夫一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也不是说没有办法,只是这个办法算得上一招险棋。”
“还请老师赐教!”
“如今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在观望,他们在等待皇上手中,下一颗棋子落到棋盘上的时刻,到时候他们才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举棋不定,等待一个合适契机的出现。只是这个契机到底是好是坏,老夫就无能为力了。”
“老师的意思是,朕继续发展科学院和训练新军,并且暂时将朝臣安定住,让他们看不清朕的想法。再借用某一个突发事件,来分化他们内部。只是这个突发事件,可能将他们推向朕这边,也可能将他们推向朕的对立面?”
“皇上英明,所言甚是。老夫认为,朝堂上继续按部就班,暂时不宜掀起波澜,另外,在现在这个时候,需要把一些权力,继续加强在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集团上,让朝臣转移目标,缓解您身上的压力。
还有,科学院的巨额资金,需要用各种名义分一部分出来,让朝臣得到一些实在的利益。用朝堂斗争和利益划分,以期形成对于朝臣的牵绊作用。让他们无暇他顾。这是一招阳谋,他们就算看得明白,也没法放弃,还得心甘情愿钻进去。”
朱由校听完,背着手在书房里转了一圈,他抬头看了看天花板后说道:“老师所言,也算是解决目前局面的一个办法。但朕以为,光有阳谋还不够,还得有其余手段。”
孙承宗一拱手道:“皇上请讲。”
“朝中大臣依仗的是豪商的资金支持,而豪商依仗的是,他们控制住了大明经济。因此,对付大臣,必定首先对付豪商,而要对付豪商,则要控制住经济大权。老师,朕敢夸下海口,在经济这方面,科学院无出其右者。”
“皇上说的不错,可应该如何做呢?那些豪商岂会束手就擒?”
“豪商掌握的,无非是一些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朕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业。朕不会去抢夺他们的饭碗,但是如果想要到朕的碗里吃食,那就由不得他们了。”
孙承宗低下头,细细琢磨皇上话语里新鲜词汇,猛然间,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孙承宗有些迟疑地说道:“皇上,您刚才所说的知识密集型。是否就是科学院,大举招入熟练工匠和广罗天下英才的原因?”
朱由校嘿嘿一笑:“这些豪商串联一气打压农民和工匠的事,就是朕的突破口。假如连熟练工人都找不到了,朕看他们用什么办法和科学院抗衡。他们如果以为科学院仅仅是个出产新奇玩意儿的地方,那就大错而特错。”
…………………………………………………………………………………
孙承宗将辽东局势简单做了介绍后,朱由校把一句憋了很久的话说了出来:“老师,您与韩爌、叶向高等人,本都是东林的人,却为何要如此帮助与我?你们就不怕东林的报复?”
孙承宗哈哈一笑:“皇上,老夫与韩爌等人,因为不愿意继续与东林为伍,早已成为了他们的弃子。但是东林知道老夫等人的品性,不仅不会掀起党争,而且为了大明的利益,还会采取妥协与合作的做事方针。
他们也知道,有我们站在高位,不仅能替他们遮风挡雨,必要的时候,还能用来被皇上砍了脑袋,而他们却可以毫发无损,所以东林才会容忍我们至今。说到底,我等不过是暂时对他们有用而已,一旦事情有变,我们会第一时间被推出来顶缸。
至于老夫如此尽力的帮助皇上,还是因为那年老夫回京之时,皇上曾经与老夫有过一番谈话。您告诉老夫,因为朝中大臣已然成了气候,一时之间轻易动不得。因此您想要继承先皇的遗愿,继续拉拢中下级军官和官吏。从而慢慢形成对于大明的实际控制。
另外,采取提升魏忠贤权力的这个办法,让大臣与魏忠贤直接交锋,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以方便您在暗中实施计划。还将会借助辽东战事,继续提拔和任命拥护皇权的人。您打算用时间来慢慢消磨东林的锐气,以期有一天重掌皇权。
老夫听闻之后,大为惊讶。因为那时,您刚刚继承大统,只有十六岁。竟然有如此老辣的心思和手法,这让老夫深以为傲。大明有如此皇上,老臣为其肝脑涂地又如何?只是皇上到底年轻气盛,还是没能沉住气,引发了朝堂对峙,但这说到底,还是老夫教导不利啊。”
朱由校呆住了,举着茶碗的右手,迟迟不曾落下:原来那个被传闻天天琢磨木工的天启皇帝,他曾经在暗中做过这么多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