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三年三月,一直加紧赶工的宝船总算做好了。
随后是连续两个月的测试,练兵,等到五月的时候,所有的一切终于准备妥当,郑和带着船队扬帆出海。
朱高煦挺想跟着去,朱棣却没同意。
谁也说不准海上会是什么情况,朱棣就算忌惮他这个儿子,也不可能让他出去送死。
最后,朱高煦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郑和带着船队出海。
但是他也没死心,西洋暂时不能去,东洋总行吧?
朱棣还惦记着东洋的白银,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他一点头,徐增寿和朱高燧立刻决定凑这个热闹。
最后,同去的不仅有他们,还有姜明华。
因为姜明华说了,她有办法确定银矿的位置。
有了银矿这个诱惑,朱棣立刻同意了。
最后,朱高煦带着一船队的兵马,一箱儒家典籍和几十个教书先生出发了。
打的是传承儒家文化的名义。
他们要在日本开设儒学,当然,这修炼学院的钱,得日本自己出。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在这里设立大使馆,方便两国建交,开通贸易。
这修建大使馆的钱,当然也得日本自己出。
有开通两国贸易这个巨大的诱惑,日本大名们自然没有意见,很快同意了。
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姜明华不仅成功找到了银矿,还找机会毁掉了日本境内的邪恶阵法。
另一边,下西洋的郑和也比较顺利。
只是,船队经过爪哇国的时候,出了个小插曲。
第一波士兵登陆的时候,遭到了剧烈攻击,虽说伤亡不大,却也让郑和气得不轻。
将这些人收拾后,郑和才得知他们来的不是时候,最近爪哇国的东王和西王正在打架,攻击他们的就是西王的士兵。
郑和就决定找这个西王“谈谈”。经过一番“和平”谈判后,郑和做主给西王开出了一张六万黄金的罚单,让他年前将黄金送到大明京城后,郑和挥挥手,潇洒地带着船队离开了。
留下西王欲哭无泪。
郑和这一去就是两年。
两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
比如,继安南和日本之后,大明又在周边国家设立了大使馆。
比较搞笑的是,朝鲜得知大明要在日本开设儒学,还送了一箱子儒家典籍,外派了几十个夫子过去,他们就不平衡了。
朝鲜国君很快派了使臣给朱棣送礼,好话说尽,终于得到了朱棣的承诺,日本有的,他们也有。
不仅如此,他还会派孔家传人到朝鲜巡回讲学。
孔家传人的身份多么重要?所以,大明派遣重兵保护也是理所当然,对吧?
两年的时间里,还让小说行业变得异常火爆。
因为不仅大明境内看小说的多,朝鲜和日本看的也多!
一开始只是落魄文人写来糊口,后来发现可以大赚后,就连朝中文官们也偷偷写起了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