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历二年春。
在山海关以西,迁安,永平,滦州这三县到这天下第一关的中间地带,往北方靠着长城不到二十里的地方座落着一个小小的村庄,庄上有百来户人家,因为不靠通往山海关的大官道,所以村落略显的有一些荒僻,甚至是有点儿破败的感觉。
现在是黄昏时分,村落里家家户户都冒起了炊烟,小孩子们在场院内外嬉笑打闹着,凭添了几分热闹人气。
在村落通往大山的小道左近,一个妇人正往着山里张望着,脸上有明显的焦急之色。
她头上裹着蓝色头巾,身上穿着天青色圆领袄子,腰束布带,下身一袭灰色布裙子,打扮虽平常,却是生的清丽脱俗,显露出一副与普通山里人截然不同的气质来。
她没有等候太久,一刻钟不到的功夫,一群进山打猎的后生们说笑着从山谷中下来,一个长的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也跟在人群之中,身上背着两条灰色的野兔子。
暮春时节,动物已经从冬天和初春时的瘦弱中解脱出来,山村里的青年们在耕作之余,就是进入山中打猎,猎得的肉可以吃,皮毛变卖,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还能贴补家用。
此番入山,收获显然不差,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大半的猎人都是十几岁到二十余岁的少年和青年,只有那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年纪最小,但他身子健硕,远比普通孩子高大。
“娘!”
看到妇人,小男孩大步迎上来,笑咪咪的拉住娘亲的手。
男孩姓张名惟功,在这个杂姓杂居的山村里他的家庭并不起眼,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他娘亲超过常人的美色,言辞谈吐也十分雅致。
“娘,我饿了……”
拉着娘亲的衣袖,小惟功把身子扭来扭去的撒娇。
“饭早做好了,就知道你一回来准饿。”
当娘的自然疼怜儿子,接过兔子,用衣袖擦了擦儿子汗扑扑的小脸,拉着小孩往自己家门前去。
沿途过去,在屋前吃饭的人们都端着碗,让着张家母子二人,山村不大,彼此都十分照顾友爱,平时也很少有破脸争执的时候。
张家座落在村西头,算是村庄外围,穿过大半个村子,才返回三间主屋两间偏屋的小院之前。
“爹!”
到了自己家门口,房顶上有一个中年男子正拿新草换旧草,其实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一般人家都是收了麦子之后,晒了新草,再来取换,不过惟功家的屋顶已经漏了几次雨,不换是不成了。
“呵呵,回来了。”
“爹,下来吃饭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