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从未见过金字塔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只是感觉眼前这大厅的顶棚结构与曾经见过的金字塔外部形状相同。
他发现顶棚上不止一个三角形洞口,除了他钻进来的那个,另外还有几个。
如同他钻过的那个洞口一样,在水平面以上的洞口都是黑洞洞的不知通往何处,但还有几个洞口是在水平面以下,这大厅内的光线全部是从水平面以下的洞口照进来的。
他重新潜入水中,向其中一个光线较为充足的洞口游去,几乎就在他轻轻划动手臂的那一瞬间,他发现目标洞口的外面竟然有鱼群游过。
他顿时有了一种想要流泪的冲动。有鱼,就不会死了!
然而他几乎同时就想到了一个问题,洞外和厅内是相通的,为什么洞外有鱼,而厅内却一条都没有呢?不仅没有鱼,就连虾蟹贝类都没有一个,这不正常啊!
不行,得游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况,他骤然警觉,这里怕是有什么未知的危险。
游到了外面,他顿时被外面的情景惊呆了!同时,他也差点被外面的情况给吓死。
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城市!阳光均匀地照射在这座水中的城市里,街道井然,建筑林立,还有珊瑚点缀其间,仿如现代城市的街心绿化带。在目力可及的远处,依稀还有几座金字塔。数不清的各类海鱼结伴成群,悠然地游动在城市的街道之间,给人以一种温馨祥和之感。
这居然是一座海底城!
但是钱青健却受不了这种温馨和祥和,他也无法悠然地和这些鱼类为伍,只因为没有了护体神功的他,根本禁受不住这个深度的水压!
他现在充其量就是一个一般潜水员,而且是一个没穿潜水服的潜水员。
没有潜水服的潜水员,最富潜水技巧的也不过下潜一百多米,而对大海异常熟悉的老钱根据眼前鱼类的品种来判断,
这海底城的深度至少超过800米了。在这个深度上,就算他选择立即上浮,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才说他差点被吓死。
他转身就回到了身后金字塔的大厅里,大厅里虽然有未知的危险,虽然令所有海洋生物望而怯步,但大厅里的压力是正常的,并且有足够他呼吸的空气。
这金字塔果真奇妙之处甚多,不可以常理计。
既然只能困在这座金字塔里,那就个必踢米(各凭天命)吧。躺在大厅里的水面上,他自语了这句福建话,就开始在脑海里翻译蝌蚪文。
只要这金字塔中的潜在危险不爆发,他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以他的水性,躺在水面上吃喝拉撒睡根本无需消耗体力,饿了就可以到洞口去捕鱼,即便是不敢动用内力,他也有几十种法子逮到鱼类。
他比地球上任何一个渔民都熟悉捕鱼之法,比任何一位航海家都更熟悉地球上的海洋航线。没办法,活得年头太长了,在海里漂泊的岁月也太多了。
依靠记忆中的《易筋经》、《易经》和原版蝌蚪文逆推《易镜玄要》中关于《易筋经》的蝌蚪文,从而掌握使用《易镜玄要》翻译蝌蚪文的“密码”,这是他在离开仙界前由小龙女提醒,从而灵光一现想到的事情,现在终于可以实施了。
一旦他获得成功,那么很有可能的是,治疗心剑之伤将不必依靠扫地僧来完成。虽然他承诺了三姐要找到李天然(颇黎),他也一定回去兑现这个承诺,但是能够自己治好伤势总是最佳的选择。
本已欠了人家母亲的情,再去欠人家儿子的情,这个欠法,老钱的自尊有些受不了,哪怕为了活命,哪怕为了报仇,哪怕为了一家团聚,这样欠别人的他也受不了。
原本对照《易经》、《易筋经》和原版蝌蚪文,工作量还是相当巨大的,但由于这些经文都印在他的脑海中,随用随取毫不费时费力,所以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他终于将那侠客岛第二十四间石室中的蝌蚪文译了个七七八八出来。
说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是因为大厅中的光线明灭可以让他掌握晨昏变换,而每日吃剩下的鱼骨又可以作为算筹来计数,若非这大海上偶尔会有连日的阴雨天气导致计算日期稍有误差,那么都谈不上“大约”两字。
虽然除了他捕捉到的食物之外,外面的鱼群始终没有进入塔内一条,但是他一直担心的金字塔内的危险也始终没有发生,一年的时间过后,他的心逐渐放松起来,对翻译工作也精益求精,力争减少误差,以免对原文产生曲解,因为曲解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坑了自己一条命。
这一日,他终于认为所有翻译规则都禁得起推敲,再努力也无法更进一步了,他同时也就明白了蝌蚪文的全部含义。
那蝌蚪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事;第二部分是河图;第三部分是洛书。而刻画这些蝌蚪文的人,是伏羲。
看全了蝌蚪文中的叙事部分,他才知道侠客岛究竟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他现在恰恰就在侠客岛的底下!之前他爬行的那一段黑暗空间,正是侠客岛与海底金字塔之间的缝隙!
原来,即便是唐朝奇人袁天罡也没弄明白这座海上仙山到底是什么。
这七百年浮沉一次的海中仙山并非侠客岛,也不是天姥山,而是真正的瀛洲仙山!
这瀛洲仙山为何会载浮载沉呢?
根据文中记载,近万年前,曾有异族大能降世,此人名为“拉”,自称为“主神”或“太阳神”。
这位“拉神”本已占据了世界极西之地,传播教义,广收信徒,却又跑到东方占据了一片海屿,修建城池,笼络子民,意欲统治整个世界。
面对拉神的贪婪,东方创世神伏羲当然不肯,与之大战数次不分胜负,最终只好搬来瀛洲仙山将拉神的城池镇于海底,但只凭瀛洲山也还镇不住这座城池,于是伏羲又在瀛洲山上刻下河图洛书,是为封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