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约翰一直在研究前海军陆战队中校乔治·索普的那本《理论后勤学》。在约翰看来,这本1917年出版的军事后勤理论著作虽然内容有点“老套”,但是对改进目前的美国陆军后勤管理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约翰认为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其对军队后勤组织体制、领导机构、管理方法,以及和平时期如何进行战争准备,战时如何进行生产动员等问题的一系列论述,而是在于它第一次将后勤与战略、战术一起定义为了构成工业化时代战争科学的三大分支。
乔治·索普在书中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工业时代的战争就好比是一场百老汇歌舞剧,战略就是剧情设置,战术就是演员扮演的角色,而后勤则是舞美、灯光、服装、道具等一系列舞台设置。这三者无论是哪一个出现了问题,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
可惜的是,据约翰了解,这本已经出版了20多年的理论著作在当下还比较前沿和小众的读物,索普先生的这些理论并没有得到军方高层的普遍重视。
历史上,这本书一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后,才被美国海军军官学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和重视,1959年才被军界普遍认可。后人在谈到这本书时曾感慨,如果索普先生的理论能及时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二战期间美国至少可以节约近百亿美元的军事开支。
当然了,在约翰这种具有“超凡远见”的人看来,乔治·索普的很多观点一点也不新鲜,有些地方甚至过于“老土”。但正是因为它“老土”,才更贴近现在的时代背景,才是约翰最迫切需要的。
在约翰前世所处的时代,战争模式早已经由农业时代的c2战争(指挥管理)、工业时代的c3战争(指管通信)进化到了信息时代c4战争(指管通信资讯)。军事后勤管理也随着数字化部队的建设进入了精准后勤时代。
但是,没有条形码、mifare智能卡、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来进行物资标志识别和编目,没有全球定位技术(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来对物品进行跟踪定位,没有光纤、短波、微波传输技术来及时进行信息传递,也没有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来对海量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约翰拿什么来构建物联网,实现精准后勤呢。
所以,约翰现在能够借鉴的后世经验并不太多,反而不如《理论后勤学》这本书对他有用。在向布尔少将提交了此次对匹兹堡后勤物资的检查报告后,约翰又花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反复琢磨如何改进目前美国陆军后勤管理的问题。
在请教了马丁和克劳福德等人之后,约翰终于想出了几个可行的办法。
首先第一条,就是实现全面资产透明化。目前陆军后勤物资信息很不透明,而且账目凌乱不成系统。陆军部有时候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哪些部队、哪些后勤仓库有哪些物资储备。经常不得不临时派人去实地了解,约翰这次去匹兹堡检查训练营物资储备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匹兹堡的补充兵训练营还是个新成立的单位,后勤物资情况比较好掌握。要是像刘易斯堡、本宁堡这种历史悠久的老基地,几十年的糊涂账积累下来,谁能理得清楚。很多物资甚至在仓库里积压了几十年都没人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