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修月自己的感觉,还是那句话,羡慕。
但她知道自己距离入围最佳导演还是有差距的,最起码《第九区》未能入围是正常的事情,反而入围了最佳影片是惊喜;去年缺好片,看上去奥斯卡似乎欠了她一个最佳导演入围,可也算预料之中,她资历太浅了,连续两部电影能够入围压轴之一的最佳影片就已经是很大突破。
要知道凯瑟琳.毕格罗可比她的资历深多了,早在1978年就拍摄了自己的首部短片,82年和好友联合执导长片,进入九十年代后更是接连拍摄了《霹雳蓝天使》和《末世纪狂潮》,后来的《魔鬼游戏》《k-19》有褒有贬,不过总是在慢慢刷着资历,直到《拆弹部队》一鸣惊人。
就像科幻电影导演总是男性一样,战争片的导演也找不到女性的名字。女性导演总是更乐于拍摄家庭、爱情之类的片子,但凯瑟琳带着团队深入中东,准确的说,就在伊拉克隔壁的约旦,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影片素材。尽管《拆弹部队》的票房表现不佳,但其影评非常好,在今年的颁奖季中已经接连获得洛杉矶、波士顿和纽约三大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导演奖。不管是影片本身质量,还是为了鼓励凯瑟琳拍片时所经历的艰险,又或者是女性导演连续三年在奥斯卡光芒闪耀,给她一个最佳导演入围名单实至名归。
修月总归还是差一点儿。
今年的最佳导演竞争激烈,詹姆斯.卡梅隆和凯瑟琳.毕格罗这对前夫前妻的pk是看点,其中一方拥有横扫全球的傲人票房,一方则拿下众多前哨战风向标奖;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也被媒体认为有希望,李.丹尼尔斯的《真爱》和贾森.雷特曼的《在云端》差一点儿。
除此之外提名名单中,《飞屋环游记》、《成长教育》也是比较受关注的电影。
今年没了修月,奥斯卡的中国元素只剩下纪录短片《中国的非自然灾害:四川的眼泪》(然而制片的并非中国人而是乔恩.阿尔伯特和马修.奥尼尔),在最佳外语片方面两岸三地选送的三部电影(陈凯歌《梅兰芳》、杨帆《泪王子》、戴立忍《不能没有你》)依旧未能赢得任何提名。
因为历史原因,不同于别的国家只能在最佳外语片中报一部电影,中国向来两岸三地总共报选三部,按理说给华语片的机会更大一些,然而已经连续几年,三地电影通通栽在提名门外。
把所有入围名单捋了一遍后,中国媒体发现唯一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点居然真的是“奥斯卡种族歧视”。
他们当然不会像网友一样明目张胆指责不给修月入围就是种族歧视,而是暗戳戳在报道中添加一两句似是而非的话,比如“一般来说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的提名重合率非常之高,像修月这样连续两年入围最佳影片却未能入围最佳导演的是极其罕见的”,又或者“凯瑟琳成为史上第四位入围该奖项的女性,但其实她差一点成为第五位”。
自从新浪开通了微博后,互联网就成为各大媒体的新战场。发表在纸质媒体或者电视台上的言论必须严谨且礼貌,可在微博官方账号上就不一定了,于是短时间内甚至连微博话题热门都有了“奥斯卡种族歧视”“奥斯卡修月”等关键词。
毕竟《拆弹部队》的确有入围甚至获奖的实力,修月资历又差了不少,所以外网关于这方面的话题渐渐平息下。
但国内的话题却越来越热。
网络上的热度也影响到了现实中。
好莱坞那边的风波有帕特去烦恼,然而国内她就管不着了。网民越来越高涨的情绪颇有种奥斯卡对不起修月的感觉,到最后这种针对奥斯卡的舆论又转移到了无辜的凯瑟琳.毕格罗身上,甚至有人攻击她和卡梅隆早已结束的婚姻。
修月没有微博,但华谊和中影的工作人员闲聊中跟她说了这事,并且递过手机让她看微博上那些留言。
其实这些留言的人多半是出于好心,他们不一定真的对凯瑟琳抱有恶意,只是为同胞修月抱不平,但这语气却真的冒犯了凯瑟琳,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纯粹围观,跟风喷的。
尽管修月并不认识凯瑟琳,也不熟悉卡梅隆,不过鉴于《拆弹部队》本身水平完全值当这个入围,看到网友们这么喷对方她还是有些觉得难为情。
不仅是喷凯瑟琳的,实际上微博上也出现了一批人反驳,认为那些帮修月喷凯瑟琳的多半是她的脑残粉或者甚至是水军,表示“如果真觉得不服就拍好作品打他们的脸,一个劲儿人参人家有那水平的女导演是怎么回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