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明那回来之后,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徐筝并没有听从心研的建议,他没有去找一份基础性的工作,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去找这样不喜欢的工作,虽然说这样的工作可以勉强让他保持基本的生活。他认为自己一定会遇到自己的伯乐,就想默默的等这样的伯乐出现。或许,他这样说,带着点自嘲的味道,甚至想用一种乐观的态度来说服自己。
可他又知道心研每天都要上班,每天在她下班之后,回到家里就能看到一份晚餐,而不是冰凉的炉灶。或许这样能给心研一点点安慰。
从上次他与心研争吵的那晚开始,他每天除了自己不能回来,只要自己在家,就一定会给心妍准备晚餐。或许是心研看到了这一点,之后她没有再跟徐筝说过那件事情,每天心研晚上下班回来后,看到徐筝为自己准备的晚餐,总是有种小小的感动。
这样的生活维持了一段时间,在那段时间里,他们两个人似乎又找到了曾经在学生时代的美好。所以在那段时间里,徐筝自己心里也感到了小小的满足,虽然心研表面上没有再说什么,可是他总觉得自己内心还是有点对不起心研,他很希望自己的第一本书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不仅仅是让自己将梦想给完成,还能让心研得到某种欣慰。
大概是两个月后的某天,阿明给徐筝打来了电话。
“筝,关于你的这本书,我个人的建议是,在每篇文章的后边配10张图片,当读者看完整篇故事时,内心有了与作者同样的共鸣,接着去欣赏那些图片时,更能感动于这些故事,产生某种心灵上的碰撞。”徐筝跟他说着关于这本书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我同意你的说法,看来你跟我想的是一样的,还有封面出来了没有。”徐筝问了这本书的另外一点事情。
“我正准备跟你说这件事,封面已经出来了,我等会发你Q上,你看下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是没有问题的话,这几天我会给你带去一本样书,你再校对一遍。”
“恩,好的。”徐筝很干脆的回答着。
徐筝看到电脑上,阿明已经将书的封面发过来。或许,阿明是了解自己的,他在这本书的封面描绘了一个场景,就是徐筝曾经创作《憧憬的喜欢》这首歌曲时脑海中的场景。
在一个呈现出绿油油景色的田野里,一个随蜻蜓不断追逐、奔跑的女孩,那个女孩就像是风中的女孩,忽然转过头,微笑地看着他,或许这就是喜欢的美好,一种所谓美好喜欢的憧憬。
而阿明他们在设计这个封面时,采用了抽象的手法,关于这本书的封面,他采用的是徐筝100张图片中的一张,就是那个随风舞动的女孩。阿明将这个女孩的图片采用了一定的模糊化,给人留下一种想象的空间,也正映衬了当初徐筝创作这首《憧憬中的喜欢》这首歌曲时的场景。
看着这个封面的样稿,徐筝觉得很满意。
然后,徐筝直接在电脑上回了,“阿明,封面我看过之后,很满意,挺感谢你的。样书如果出来,你发给我,我再校对一下。”
“客气了,等样书出来后,我会亲自给你送去一本。”
徐筝心里边想,这本书他一定要认真的校对,因为这本书对他有很重要的意义。他不希望自己的这本书在文字方面有任何的偏差,同时也希望自己的这本书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这本书倾注了他很多心血,正如阿明所说的那样,每个作者写完一本书著作时,都会将这本著作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希望它能够走的更好。
可想到这里时,就会有某种更为邪恶的回忆,在徐筝的脑海中冒出来,就是在那一晚,他或许一生都不可能忘记的事情,就像扎在自己身体里的一根刺,很难彻底的清除,每当看到那个伤口时,疼痛感就不自觉的出现了,与此时的这种想法一样,也会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显现出来,让他无法释怀。可是这又能怎样,既然已经做了这件事情,就没有什么后悔的,当初他是有机会拒绝的,但他没有拒绝,也就不会有什么后悔的话要说的了。
几天后,阿明就将那本样书给他带过来了,阿明现在也是租的房子,在他学生时代的女朋友,已经离他而去,所以他现在是一个人,房子也是一个人租的。在毕业的时候,徐筝就跟阿明说过,要不他们就一块租个房子,可是阿明想到了心研,总觉得这样不合适,就没有同意徐筝曾经说的这个想法。
徐筝给阿明倒了杯水。
“看,这是你的样书,我觉得你应该会满意的。”阿明微笑着说。
说着,阿明就将那本样说递给了徐筝。
徐筝接过那本样书后,再次看到那个封面时,那个画面的场景也就如同创作那首歌曲时是一样的。他大概翻了翻,纸张、印刷及封面给他的感觉都不错。
转头向阿明说,“整体感觉很好,谢谢了。”
“客气了,那我就先走了,刚才也是顺道路过你这里,就将这本样书给你拿过来,这几天你再校对一下,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公司这边就准备开始印刷首印的量了。”阿明起身准备走的时候,说了这些话。
徐筝看着阿明,觉得挽留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徐筝将阿明送到门口,对他说,”我看完这本书后,要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我就直接在你网上与你交流了。”
阿明向徐筝打了一个没问题的手势,就先走了。
徐筝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将这本书校对了一遍,问题不大,只是在文字方面有几个小问题,问题并不太多,徐筝就将这些问题,直接在网上告诉了阿明。阿明修改完后,就正式开始印刷了。
在那本书准备开始销售时,徐筝每天都很焦虑,他不知道这本书销量会怎么样,因为这本书最初阿明公司的人,也并不是很看好,虽然说那几位编辑对他这本书的评价还不错,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读者,如果读者不买账,那也是没有办法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