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离王如此安排,燕国公、魏国公、李孝恭等,也是求之不得,他们新降,更需军功。
此外,新得疆域、城池、人口等,自然还是用离国本军镇压和掌控,比较放心,免得降军被蛊惑,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啊!
最后的一点龌龊,有战争就有伤亡,让降军出征……
一是练军,优胜劣汰;二是减缓离国的军事压力,离国不能再疯狂征兵了,该缓缓了;三是,消耗隋军,不给喘息之机,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四是给新降之臣机会,让他们赚点军功,以期追上离国老臣,他们也很乐意,并无抗拒之意……用意众多。
唐王李渊及其李唐族人,还有裴寂、段志玄、柴氏等原本旧唐重臣,除了刘文静会留在东都,协助明心公帝明蝶治理东都外,大半会随着离王武信,返回江都。
从离王武信,把东都半赐给帝明蝶,就说明没迁都的意思,自然还是以江都为主。
把李渊、裴寂、段志玄等人,留在东都也作用不大,可能会让一些对旧唐贼心不死之人兴风作浪,还是带到江都,晾一晾,冷静冷静吧!
谁让李渊等人不识相呢?要是早点投降,说不定能如旧燕、旧魏般,征伐天下,积攒功勋。
当然,武信这么做,也有给大隋帝国看的意思,早投降,待遇好,福利高,拖得越久,后果自负!
虽然如今天下,基本看好离国,觉得大隋帝国只是在死撑。但是,却也不能小觑。
论底蕴,大隋第一,又有诸王和关中豪强支持,兵多将广,生活富裕,可不像离国,看似席卷天下,势如中天,其实千疮百孔!
别的不说,光是西都中的无数世家,蕴含的底蕴,估计不比整个离国的财富资源少了。
……
离国,离都,离宫。
在离王武信亲率禁卫军,率着诸多离军,围困东都时。离都的局势,不比征伐在外的离军好。
三公镇国,王后(长孙无垢)监国,也是忙得焦头烂额,晕头转向。
母亲河之畔的利津崩坝,洪水泛滥,殃及万亩良田,百万子民,需要离国朝廷拨粮赈灾;
河间郡乐寿县,霜雪严重,粮食紧缺,饿死子民无数,需要离国朝廷拨款拨粮赈灾。
春天未过,在金湖大战中伤亡惨重,灰溜溜逃回大草原的北狄骑兵,叩关五原郡,需要离军前往抵御,更需安置无数边疆流民、难民。
涿郡东北方的渔阳郡、柳城郡、燕郡等边疆,有悉国、契丹、高丽等异族,滋扰不乱,纵兵劫掠,生灵涂炭,需要抵御、谈判等。
西南方,葬神山脉之畔,面积辽阔的交趾郡,兽潮肆虐,隐有乱世降临,大兽潮爆发之势,必须尽快遏止;
沿海区域,有海外异族踪影现身,必须重视,未雨绸缪;
山东诸地,严重缺粮,匪寇滋生,要么平叛,要么拨粮……
各种各样的情况,就像是约好了,此起彼伏,蜂拥而至,就算离国三公已是仙境,也是应接不暇。
如今的离国,以武立国,以战离国,以血离国,财富倒是不缺。但是,缺粮、缺人,有钱也买不到物资和军卒,光是两点,就很致命了!
最重要的一点,每逢乱世降临,那些低调隐忍的异族,就是开始活跃蹦跶之时,这可是足可灭族乱国的大事,必须重视。
此外,西方葬神山脉异动,影响丝毫不下于各方异族,也需重视,如果来个大兽潮,离国不灭也残啊!
*****
这章比较长,把离国情况简略描述了遍,这也是任何新国面对的问题。
不知该不该去细写,不知兄弟姐妹们对征伐异族和种田内乱等事,有没有兴趣……
最后,拜求月票!推荐票!订阅!拜谢!!!!!(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