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尧微诧,继而却是涩然一笑:“虽是深居简出,飞白消息却是灵通,看来我便是要瞒亦瞒不住了。”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偷天换日并非何等高明手段,流言只是早晚,只是不知萧贺那厢如今有何动作?”
“当日换囚的司狱两日前已被萧贺私自羁押,无论他手上是否有确凿之证,都不妨碍其严刑逼供……我如今不知消息是否是从那日当值的狱卒口中走漏。若是,便有人证,那李代桃僵之事无从抵赖。当日狱中换人,我并未出面,故而知道此事与我有关者只司狱一人。虽说昔日太傅与其有救命之恩,又与我相识多年,可萧贺刑讯手段,我亦不是头一遭领教,怕只怕……”
楚羿沉吟:“太傅于司狱有恩,只是细算起来如今太傅已不在世,司狱纵_欲报恩,思及太傅子女尚在,亦不至于报到你我头上。故而我想,恩情固然有之,然而当日司狱肯将此等凶险之事一口应下,应是心怀大义,意愿如此。此人并非贪生怕死之辈,要从他口中将你供出,只怕比登天还难。不过诸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李尧与楚羿对望:“若是万一?”
“李大人欲如何?”
李尧垂眸:“世间哪来万无一失之事,自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家之言岂可作数?如今太傅余党皆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说是指证,却是构陷亦未可知。既是构陷,又如何能认?”
楚羿一笑:“既如此,便将流言做大如何?”
“飞白意思是……”
“所谓流言,便是无根据之说,既无根据,自是信口开河,想说什么便说什么。如今有人说方弈未死,被大理寺司狱偷梁换柱救下,而这背后是否可有指使之人?这指使之人是谁?既可是你李尧,便也可是他人。”
李尧苦叹:“如今这朝堂上下皆是萧党之人,便是要臆造几个有据可循的背后指使者亦非易事啊。”
楚羿道:“郭太傅如何?”
李尧一怔:“可是太傅已经——”
“我记得太傅幺女便是如今宫中贤妃。便说是贤妃私下指使司狱换囚,以救故交之命。当年方丞相死,方家被抄,而原本被发配戍边的方氏母子却于半路消失无踪,实则便是被郭太傅暗中相救。郭方两家相交数年,渊源深厚。贤妃当年同方相之子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若非有十年前方府之变,恐怕贤妃如今早已嫁与方相之子,夫妻和睦,举案齐眉。”
李尧直直盯着一脸轻描淡写的楚羿,眉心不禁紧锁:“飞白,你这是想做什么?后宫不同他处,若坊间传出关于贤妃此等流言,且又事关方家……此事一旦传到皇上耳中,后果又岂是你我所能承担?”
楚羿却道:“便是要将此事传入皇上耳中。李大人,你大可娶萧相之女为妻,亦可在萧贺面前低眉顺目,唯有一点切莫忘了……这大齐的江山不姓萧。萧贺得知方弈未死,定会派人四下搜捕。他既然要捉人,我们便帮他捉。然而御笔一勾,能再杀我一次的,唯有皇上。”
李尧不语,细细思忖着楚羿话中之意.少顷,他脑中似有灵光一现,蓦地抬头:“……若是皇上不杀方弈,萧贺纵使再如何气急败坏,亦是无计可施。况且事情闹大之后,即便司狱认罪,亦可说是萧贺屈打成招。”
楚羿接道:“至于贤妃……流言止于智者,皇上虽不理朝政,却不是愚钝之人。且不说贤妃已为皇上诞下一名皇子,就是看在贤妃兄长的面上,皇上亦是要对贤妃百般疼宠的。当年对北狄部族一战,我军以五万人马对北狄一万,竟是全军覆没。最后若非太傅之子领兵出征,绝地反击,将北狄人马尽数杀回北境之外,恐怕大齐边境早就南移数里。”
李尧亦叹:“现在的大齐早已不是高祖在世时的大齐,当年随高祖征战四方的武将们皆已亡故。如今放眼朝中,能征善战,骁勇通谋者寥寥二三人。大齐北境,便仰仗着郭氏后人守卫。戍边之将,手握重兵,便如双刃之剑。聪明如皇上,自是不会因为几句流言蜚语便叫此剑锋芒向内。”
李尧一顿,复又道:“此事非同小可,牵连甚多,一招棋错,便可招致杀身之祸。你我大意不得,还需从长计议。”
楚羿点头。
于是两人各抒己见,当即便将相关诸事一一谋划,如此一来,竟是一夜未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