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布达拉时,
是瑞晋仓央嘉措。
在拉萨下面住时,
是浪子宕桑汪波,
秘密也无用了,
足迹已印在了雪上。
向晖刚念完,班主任马上气急地站起来问:“向晖,你都朗诵些什么?”
向晖无辜地看着老师,并气定神闲地回道:“老师,这是鼎鼎大名的仓央嘉措写的诗啊。”
班主任岂会不知这是仓央嘉措的诗,但同时是语文老师的他更知道这是情诗。
一个初中生又是情郎又是爱人的当众念情诗,这成何体统。
不知下面谁问了句:“仓央嘉措是谁啊?”
向晖看了看老师,又将目光扫过净明,然后皮笑肉不笑地回答:“一个喇嘛,也就是和尚。”
“哇!和尚也写这样的情诗啊!”下面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
不知谁多嘴又问了句:“释净明,你会写诗吗?”
这一句话让大家的目光又投向净明,大家都像看闹剧一样看着他。净明的脸色发白,右手抓紧了手腕上那串佛珠,深吸可口气,垂下眼,开始默念心经,将这眼前的一切摒除在心门之外。
教室里顿时乱哄哄的一片,而始作俑者却笑嘻嘻地看着大家,对上老师质疑的目光,他仍是一脸的无辜。那模样像是在告诉大家,他就是正正经经地在朗诵诗,是大家想多了。
班主任看了看释净明,他此刻正垂着眼,仿佛这里发生的一切他都未曾看见。再看看讲台上那个刚刚还一脸无辜的向晖,此刻正流露出轻蔑的笑容。看得他气不打一处来,气急败坏地指着向晖吼道:“你给我下去!”
向晖的目的已达到,嘴角依旧挂着轻蔑的笑,大踏步走下讲台。
不得不说,仓央嘉措的诗非常的优美,但是那个年代的初中生虽已开始接触言情、武侠小说,但大都是偷偷摸摸的进行。学生们绝对不会明目张胆地在学校看这类书籍,更别说当众朗诵情诗。这些出自喇嘛之手的情诗对于那个年代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惊世骇俗的。当初校友捐赠的这批图书中有《仓央嘉措诗集》也仅仅是曾缄译本,七言绝句,不了解的人就与唐诗宋词无差别。即使是了解的老师们也就是当一般的文学书籍,不会多作他想。但是在学校里当众朗诵,那又另当别论。在那个年代的中学校园里,老师学生们都不会把《仓央嘉措诗集》当成纯粹的文学。
向晖不知是出于何种心态,到学校图书馆借《仓央嘉措诗集》。但是学校图书馆只有一本,就是被净明借走的那本。他不甘心,又跑到市图书馆去找。终于在那里找到并借回来仔细阅读。刚开始见是情诗,也有些错愕,他万万没想到释净明居然会读情诗。后来发现仓央嘉措居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活佛后,他觉得这就有趣了,不禁开始揣度这个小和尚看《仓央嘉措诗集》是出于什么心态。
向晖开始明白为什么安素那么喜欢与释净明在一起,细细回想,安素看着释净明时,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流动。
想到此,他妒火中烧。
喇嘛?和尚?出家人?
适逢学校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向晖趁机找来各种译本的《仓央嘉措诗集》,选了其中几首自己认为可以用来讽刺释净明的诗拼凑在一起,当众朗诵。他就是想看看释净明听了有何反应,也让大家看看这个小和尚有多么的六根不净,从而达到羞辱他的目的。
智善法师曾说过,净明虽然生活在寺庙,但不是出家人。可世俗的眼光已经将他跟出家人等同了。特别是净明一直恪守着寺庙的各项戒律,可悲的是连他自己都这么认为。因为,他认为自己迟早是要受戒出家。
净明渐渐明白向晖对自己的敌意从何而来,也渐渐看出了安素对自己的情意。可是他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会沾染上情与爱。他一直认为自己将来是要出家的。
一向沉着淡定的净明开始躲安素。
一个无时无刻不想着在一起,一个想尽办法躲避,这对两小无猜的好朋友第一次出现了隔阂。
安素一直以为净明不明白自己对他的情意,是因为他仍未懂得这世间的情.爱。可是当她发现净明居然在躲避自己时,心里极其难过。
原来不是他不懂,而是他不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