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e/决战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不过这一策略至少在冬季来临顿河冰封之前是成功的,因为它不但利用顿河掩护了南方集团军群进攻的侧翼,还利用大量的仆从国军队分散了苏军兵力……苏军在此之前一直以为德军的目标还会是莫斯科,所以判断德军随时都会渡过顿河北上。
其结果就是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主力被拖在顿河上游沿岸无法动弹。以至于朱可夫想要集结一个集团军救援斯大林格勒都有困难……
朱可夫一赶到叶廖缅科设在小伊万诺夫卡的指挥部后,马上就着手组建发起反攻的部队,这支部队的番号就是近卫第1集团军。
这个集团军在此之前是不存在的,朱可夫以原本做为后备部队的第2集团军为基础,然后再编入5个近卫步兵师(37、38、39、40、41步兵师)组建而成。
就像之前所说的,近卫步兵师都是苏军中战斗力强、装备好乃至立过功有战斗经验的精锐部队,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可夫这一仗的意图不仅仅只是救援斯大林格勒这么简单。
事实也的确如此。
朱可夫在与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莫斯卡连科商议后,定下的战略目标是:“科特卢班,攻下这里,就可以把突入科特卢班以东地区的德国军队全部包围在其中,同时也可以与斯大林格取得联系!”
但是在实际的行动中却遇到了困难……近卫第1集团军的部队分散在各地,它们需要时间向科特卢班以北25公里处的萨德基村附近集结。
这说起来似乎是很容易的事,就是把编入近卫第1集团军的部队全都派往萨德基村,但实际却有许多问题。
首先是这些编入近卫第1集团军的几个师相当一部份分布在顿河以北的防线上,所以首先要有部队去接手他们的防区,否则就会把顿河沿岸暴露在德国人面前。
其次,有些近卫步兵师距离萨德基村很远,带着装备尤其是严重依赖公路的坦克调动在几天内赶到目的地基本不可能。
同时也没有这必要,因为这就会造成西部坦克东调,东部坦克西调这样完全是浪费燃料和资源的事情。
于是朱可夫就命令只需要人员赶到,互相接手对方重装备。
因此,就会产生装备如何互换的问题,更严重的还是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军队因为坦克损失严重,根本就提供不了那么多的坦克进行互换。
炮兵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以至于近卫步兵第39师赶到斯大林格勒后能接收到的火炮只有19门,坦克12辆。其它师的情况也差不多。
而在这种情况下朱可夫无法发起进攻,他只能等待更多的装备和物资运到前线。
于是朱可夫马上就给斯大林打了个电话:“斯大林同志,近卫第1集团军正在组建,部队给养和装备遇到困难,我们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准备,现在进攻无论如何不行,否则部队会遭到无谓的损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