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保需要再去木器坊定制食盒,奈何囊中羞涩。
他如今身上,就只有两三百文铜钱,要再定制几十个外卖食盒,那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好在今日平白无故得来一枚窦松的玉佩,宫保便打算将其典当出去。
早在南北朝,便已经出现了名为“寺库”的当铺,便是寺庙经营的抵押放款业务。
到了大唐,当铺被称为“质库”,做的依旧是抵押放款的生意。
其实宫保将这块玉佩,拿到坊市上去售卖,更为合适一些,得来的铜钱也更多。
但他却还是心中有几分担心,生怕窦轨那边别又闹什么幺蛾子,万一届时窦松来寻自己索要这块玉佩,被卖出去可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所以宫保决定,还是将玉佩拿到质库去典当,利息高一些就高一些好了。
他找刘班头陪自己一起去,便也是怕典当了大笔铜钱,自己这小身板带着走在路上不安全,所以才拖着刘班头陪同。
能在成都县里开设“质库”的,其实也大多都是益州的权贵官僚。毕竟质库说到底,也是高利贷的一种,没有背景地位,可是开设不起来的。
要说起来,王珪也是有资格在成都县里开设质库的,不过老头似乎对这种放高利贷的买卖,并没什么好感与兴趣,故而并没有涉足。
但是成都县的县丞,却开有质库。
刘班头听闻宫保要典当东西,便直接将其领去了县丞开设的质库。
“守公,这家质库乃是孟少尹的产业,在这里僦柜,最是稳妥。”
大唐将典当称为僦柜,故而刘班头有此一说。
宫保点点头,并没有反对。
成都县的孟县丞,在今日午间的拜师宴上,他已经见过。
将玉佩抵押在县丞的产业之中,他自然也放心,不会出什么岔子。何况是自己人,这利钱若是能少算一些,也是好的。
果然,质库的朝奉听闻宫保是明府的弟子,连忙客客气气的迎了出来,将宫保与刘班头请入质库内的雅室落座。
在详细查验过那块玉佩后,朝奉给出了五十贯铜钱的估价,月息一分五厘。
这个价钱,便已经是看在宫保身份的面子上,给出的最优厚的价格了。
玉佩价值百贯,但质库的规矩,通常典当,只按实际价值的三成估价。
若是旁人来当这块玉佩,朝奉最多开出三十贯的估价。
而月息最高是三分,一分五厘便已经是最低的利息了。
宫保对此,也只能默默翻了白眼,点头同意了。
果然还是高利贷最赚钱!
一百贯的玉佩,还是看在王珪的面子上,才估价了五十贯。月息一分五厘,意思就是每月百分之一点五的利息。
五十贯铜钱,每月利息是七百五十文,年利息便是九贯铜钱,不能不说,相当的高。
不过谁让宫保如今缺钱呢,他又不好意思去问王珪借,便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