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末,小天子接到了刘修的泣血上书。[]
得知父王失足坠崖的噩耗,刘修悲伤过度,大年夜遇袭的伤势复发,卧床不起,不能亲到洛阳迎柩,特请天子恩准,由风雪及王孙渊扶灵柩回江陵封国安葬。鉴于楚王只有他这么一个独子能继承楚王的爵位,而身为藩王不能带兵及理政,刘修特请除辞去骠骑将军之外,还自免所领的荆州刺史,专心打理先王留下的各项生意。
辞去骠骑将军的职务,刘修就没有理由再保持一万人的亲卫营,考虑到他为国征战多年,结下的仇家不少,不久前还遭到了刺客的袭击,因为他特请陛下恩准保留超过规定数量的亲卫营。在朝廷明诏之前,他将保留现有的亲卫营,不作任何改动。
作为即将卸任的荆州刺史,刘修上了最后一封议政书,建议提高各县的县令、县长的俸禄,解决一直以来县令、县长仅凭自己的俸禄无法体面生活的问题,为他们廉洁奉公创造一个可能的环境,为那些因家贫而无法廉洁自守的士人打开方便之门。
最后,刘修作为新政的始作俑者,诚恳的指出了新政实施至今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逐渐滋生出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解决的方案,重中之重是重申契约精神,请朝廷以身作则,不要轻易的破坏新政得以实施的基础。
刘修的奏折送到小天子手中后,让小天子既恼火又无奈。
刘修的奏折是公文。按照现在不成文的规定,这些公文经过司徒府的时候,会摘要留存。特别是这一类有关新政的奏疏,很可能会全文转抄,发送到各州各郡以及在京的各个府寺。刘修说的只是荆州。然而其他推行新政和即将推行新政的各州能不跟风?给县令长加俸,那太守们怎么办,其他的官员怎么样,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涉及到几乎全国的官员。
可是小天子又不能说什么,刘修领荆州刺史,他就有这个上疏议政的权利,虽然这么多年来。[WW.YZ点]他从来就没有上疏议过政。
更让小天子棘手的是,他连留中不发都不行,以前奏疏是直接入宫,经六曹尚书之手,待天子做了决定之后再决定是不是留中,还是转交司徒府。卢植做了顾命大臣后,因为内朝没有能和他抗衡的人。行政大权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司徒府,换句话说,这封奏疏在到达天子之前,司徒府就知道了。
而小天子也需要就楚王刘元起的意外身亡做一个交待。他原本担心刘修会不认可他的解释,现在刘修认可这是意外。正是他需要的结果,他又怎么能不承认,难道非要说刘元起是他推下山的?
问题在于接下来怎么办,既然是意外,那刘修的请求就顺理成章的无可辩驳,回江陵封国安葬,由风雪和刘渊扶灵,并将楚王府在洛阳的产业全部转移到江陵,只留下一个象征性的留邸,那也就意味着刘修彻底脱离了控制,他将在江陵建立起属于他的独立王国。
小天子发现,他原本担心刘修会不顾一切的来找他算帐根本不是最坏的结果,现在这个结果才是最坏的。刘修现在不发作,不代表他真的接受了这个结果,相反,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看作他发出凌厉的一击前先收回自己的拳头。
收回之后呢?刘修现在赶到洛阳来发飚,充其量只是一场小兵变,现在不来,不久的将来再发飚,那就是一场可能席卷全国的大风暴,甚至有可能划江而治。一想到父子俩要对阵沙场,小天子就有些哭笑不得,有一股要向刘修坦白一切的冲动。
可是这样的冲动很快就被理智战胜了,不管他怎么真诚,刘修已经认定他杀了刘元起,如果坦白了,那更罪加一等,弑祖比杀功臣更严重,更不可原谅。
他们父子之间,已经没有缓和的可能。[]
小天子拿着刘修的奏疏,来到他静修的靖庐,这里原本是宫里供奉老子浮屠的地方,早就有方士出没,小天子削减开支,精简人手之后,这里便清静了许多,多出了不少空房。小天子在这里安排了靖庐,时常来这里坐坐,也没有什么人觉得意外。从孝桓帝设立这个祠开始,三代天子都有这个习惯,只是小天子最近来得更勤了些而已。
黑衣人雍氏就住在这里。拜师之后,小天子已经知道这位高人是个女子,年龄不小了,可是她修道多年,道行高深,原本貌如少女,只是遭到了刘修的毒手才变成眼下这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
“师尊,除夕夜的刺客,就是师尊吧?”小天子规规矩矩的坐在雍氏的对面,双手奉上那封奏疏。
雍氏没有接奏疏,只是点了点头:“是我,不过我不是刺客,我只是想讨回我自己的东西。”她看着小天子,伸出黑乎乎的手指.7ket将奏疏推了回来。“我只是传道,我不参政。以后不要拿这些俗事来打扰我。你也是,不要在这些事上用太多的心思,想得太多了,会影响修行。”
小天子小心的将奏疏收了起来。雍氏因为皮肤龟裂得非常严重,手上涂了不少药膏,刚才已经沾上了一些,待会儿回去,他还得让人重抄一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