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西南联大迁回了北方。
司素音更忙了,她如今已经把成衣店开在了最繁华的正义路上,紧临老字号“德茂衣庄”,专售学生制服、公司职服、工作服。
关于选址开店和专售制服,司素音和家人激烈地讨论过。
“二囡,咱们在三分寺的店开得好好的,城里、乡下的顾客都晓得西南联大门口的‘好姊妹成衣铺’,老远都要找上门来,做什么要搬呢?谁不知道正义路的租金是全昆明最高的,新开店要装修要打点,得多大的花销?”母亲担忧
“妈妈,你也听小羊说了,西南联大年内要回北边去了,咱们这些年依靠着学校赚了人气和口碑,可如今学校要迁走了,若不及早筹谋,等人气散尽了再挪地方开新店,就来不及了。”
“姐!就算是要开新店,“德茂’是昆明最大的制服成衣店,咱们为什么要挨着他们开呢?你说咱们也要经营制服,岂不是自寻死路么?!”喜财不同意。
“这个你别担心,人家都说‘同行是最好的招牌’他们店大客源多,咱们挨着他开,专接他们做不了、看不上的小单,他赚金子,咱们赚铜板,人家海大养蛟龙,咱们水浅养鱼虾,谁也不耽误谁发财。”素音耐心跟家人解释,喜财听不进去,依旧反对。
司家妈妈还是不放心,转过头问小羊:
“她做这样冒险的事,你也同意么?”
小羊笑眯眯地用手凑凑助听器,对司家妈妈说:
“生意上的事情,听素音的,准没错!”
争论到最后,素音决定把三分寺的老店保留,让喜财和弟媳去经营,自己则转到正义路开新店,店名也改了,叫做“富春良衣店”
素音仰头看着“德茂衣庄”的招牌,心怀敬意。清晨十点,十八扇嵌着玻璃的黄杨木门一打开,就有络绎不绝的顾客上门,二十尺长的柜台后头,有四、五个店员在忙活,铺面后面是蔡家兄弟“六合同春”的家宅,直通文庙直街。前面两个天井都是车衣坊和仓库,私宅门开在与正义路紧邻的文庙直街上,家人不从正义路出入。
在“德茂衣庄”隔壁不远处,就是“大道生布庄”,素音看了心头好生羡慕,虽然几经筹措,自己能租下的铺面也只不过有一扇门开在了正义路一侧,远不及这些大商铺能够在最黄金的地段四平八稳地展开,但能够与他们同处一条街,就是一种荣幸啊!
此刻,素音手里攥着自己铺子开业的红请柬,站在“德茂衣庄”门前,给自己鼓了鼓劲,踏进了店门。
“太太请进!您是要做衣衫还是扯布?”一名店员上来接待。
“我要见蔡老板,这是我的名帖。”素音将商会的推荐信和自己的名帖、开业请柬一起递给了店员,在铺子里候着。不一会,只见一个掌柜模样的人出来了,冲素音鞠躬道:
“司掌柜有礼了,鄙人姓余,是‘德茂’掌柜。”
素音忙起身还礼。
“余掌柜您好,小店不日将在贵庄旁边开业,今日特冒昧前来拜会,日后还望‘德茂’这棵大树庇护咱们的小生意。”
余掌柜敷衍一笑“司掌柜客气,大家一起发财。只是您今天来得不巧,我们老板不在,请柬和名帖我且收下,待老板回来后一定转交。”
素音点头,又拿出一封请柬,双手奉上说:“烦请余掌柜帮忙引荐,开业之际,恭请您光临。”
余掌柜接过来,用手一摸便知内有乾坤,笑眯眯地收下。
二日后,在余掌柜的引荐下,司素音终于见到了“德茂”的蔡老板。
素音一句话,引得他放下了手中的盖碗茶。
“蔡老板,咱们合作,做仿制军服如何?”
彼时,抗战已经结束,但国内战事未绝。“德茂”抗战期间专供滇军前线军装军服,赚得盆满钵满,如今昆明已非前线,“德茂”军需订单早已不能满足总店及其分店胃口,除总店仍以军服、制服为主业外,各分店都在各谋出路。
“仿制军服?司老板,那可是犯法的。”
“做的‘像’军服,那就是仿制,做得‘不像’军服,就算不得仿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