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王当然没想过要接,不是他不想接,而是想都没想过要接,不过是几个年老色衰的侧妃姨娘,几个见面了都认不出是自己儿女的庶子女,横竖,下面的管事们也不会把他们饿死了。
崔应卿猜到了,便道,“如今王府已经拾掇出来了,原本就是为世子大婚而准备的,之前你之所以没有去说,就是想趁着这次机会,把那边的人接过来。”
“你父王不想去接,那是你父王的事,你提出把人接过来,将来那边的人知道了,还要念着你的好,也就不会记得你今日对她们的忽视了。”
说到这里,崔应卿难免多说了几句,“你平日里读史书,也当知道,越是小人物越是不能忽略和得罪,多少人都是靠小人物扭转乾坤,又有多少人坏事,就是坏在小人物手里的。”
这些,谢知微都知道,她跟孩子一样听着大舅舅对她的教诲,说完了,她忙谢过,“大舅舅,我知道了。”
崔应卿却依然很不放心的样子,恨不得帮她把这件事给圆过去,却也知道,这事儿,他肯定是没法插手的,道,“你去忙吧,找个管事送我出去就是了。”
谢知微让杜桂送大舅舅出门,她忙去了容氏的院子里,正是三春好日子,隔扇都打开,阳光洒了进来,风儿吹进来,满屋子的花香。
花楹正在和容氏讨论用哪个花色做一件春衫,容氏笑道,“我是最不耐烦这些了,既然这些料子都是郡主挑的,哪一个都好,你随便选一个穿着舒服的布料,可不要那种绫罗绸缎的。”
花楹为难死了,她服侍容氏久了,还不习惯自己做主。
谢知微便过来一一看了,挑了一匹藕荷色的细布绵绸,道,“媳妇瞧着这就很好,做一件长衫,夏日里穿着必定凉快。“
花楹松了一口气,“郡主好眼力,我就想不到这一点去。”
穿衣吃饭本就是一门学问,花楹在容氏身边这么多年,不会想不到,她只不过是听容氏的习惯了,自己不会做主,这样的性格,将来如何在襄王府生存下去呢?
襄王爷的几个侧妃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但这些都不是谢知微能操心的事。
容氏知道她最近很忙,每日里早起来请安,都服侍她用了早膳才走,晚上有时候很晚才过来请安,若是她已经歇下了,她就直接回去,但礼数上从来不缺。
谢知微年纪还小,能够做到这样,把这些事儿安排得如此妥当,已经很不容易了,便是容氏自己,都未必能够做到她这样。
容氏也很心疼,每次,要睡下了,就让秀隐或是容嬷嬷去说一声,让谢知微不必过来了。
“有什么事?母亲总说要帮你一把,你每次把事儿都做到尽善尽美了,母亲想帮你一把,也伸不了手。”
谢知微道,“娘,有件事媳妇说起来真是羞愧死了。”
她红了脸,她还从来没有出过这般纰漏。
见谢知微只是羞愧,并没有别的什么情绪,容氏放下心来,也不由得好笑,她见过谢知微淡定从容的样子,还从来没有见过她如此窘迫,“到底是什么事?说来给娘听听。”
“娘,世子要成婚了,媳妇竟然忘了要和京城王府那边说一声,媳妇真是……今日猛然想起,媳妇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谢知微并没有把崔应卿牵扯进来,毕竟这是襄王府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