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在上、百官在前,不比寻常人等,说话做事务必讲究一个分寸。无论遣词造句、还是称赞指责: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好到什么程度,就夸到什么程度;不好到什么程度,就斥到什么程度。
如楚南雄刚刚颁布的那几条政令:第一条征丁修渠令,尉缭称其为“通”,赞上一句“高”;第二条均田抽签令,嬴岳称其为“变”,赞上一句“妙”;第三条遣民垦荒令,王绾称其为“活”,赞上一句“绝”。
每人虽都是两个字,但每个字各有其深意。尉缭和嬴岳还算是稍有收敛,合起来不过是“高妙”一词,那王绾能喊上一声“绝”,几乎算是对其人其事的最大赞美了。
赵高在嬴政身边做事,与这帮文武大员们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岂会不明白此中三昧?然而,他自外面闯入扑倒在地时,开口赞的那个字却是:“神!”
在场的文武大员、从僚书吏,甚至包括那几名哆哆嗦嗦的账房、伙计,全都抬起了头,向赵高看了过去。
胡亥在嬴政身后瞪大了眼睛,讶声笑道:“赵府令,你这‘神了’、‘神了’的,到底说的什么事?”
弄玉也微微摇头,蹙眉道:“砸了几个院子,怎么就神了?”
赵高满脸狂喜难以自持,看了看胡亥、又看了看弄玉,几次张嘴都说不出话。最后,他竟大着胆子抓住嬴政衣袖,喜极而泣道:“大王,您得亲自去看。老奴,老奴还从未见过如此奇观。”
他这么一说,不仅是文武百官、书吏从僚们,就连那些面目威严、谨小慎微的侍卫军卒,也都有些按捺不住了。
嬴政回头瞄了章邯一眼,问道:“如何?”
章邯恭身道:“大王放心,南城区里里外外十来座大街、几十条小巷,全都布满了禁军眼线。一有风吹草动,大王即刻便知。章邯以死命担保,诸位大人定然无虞。”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看向了王离。
王离拱手道:“南城区各个路口、各个街面,都有军士、武卒暗中游弋。大王安危,绝无差错。”
嬴政点了点头,起身就要往典属国走去。
他尚未走出大门,忽又皱眉道:“王叔他们,会不会知道我在这里?”
嬴岳拄着拐杖,在公子婴的搀扶下上前两步,笑道:“大王无需多心,赢疾与老夫向来分府而居。大王半夜召来我等议事,老夫尚且以为是在咸阳宫中,他又如何得知?”
嬴政微笑道:“倒不是多心,只是咱们这么大的阵仗,难免会走漏风声。”
尉缭摆手道:“大王确实多虑了,章邯安排下的眼线暗哨,都化成了商贩、走卒。百姓或许觉得面生,但典属国大小官吏都在院内,如何得知?那帮公子王孙们若知道大王在此,还能任由楚南雄砸了他们门庭?只怕早就吵着闹着要来面圣评理了。”
嬴政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也就不再多问。再者而言,章邯、王离虽然年纪不大,可做事周密、手段高明,十分难得。有他们二人担保,那断然不会出错。
他走到门旁,见一侧衣帽架上挂着一件披风、一顶毡帽,应当是扶苏留下的。就顺便取了毡帽,戴在头上遮住了脸。
胡亥见状,觉得好玩,笑嘻嘻的跑到后院,要了几套干净衣衫,乔装打扮一番,使人看不出来是个公子。之后又龇牙咧嘴的玩笑一阵,递给弄玉一件。
弄玉皱了皱眉,没接,将扶苏那件披风拿了过来,裹在身上,把脸都包住了,只露出一双大大的桃花眼,对着嬴政和胡亥呵呵笑道:“瞧,谁也看不出来。”
几人哈哈大笑一阵,也都稍做修整,妆成一群胡商打扮,出了酒楼,往典属国走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