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稍有惊诧,缓道:“天竺《金刚经》有云:“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于尔时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今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何必心生嗔恨?佛告众生,当戒“贪、痴、嗔、我、慢、疑,是故若心生嗔恨,即为住相,如人入暗,不见光明。而忍他,让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即为不住于相,如人面圣,见种种色。”
“云候此言深得《金刚经》精髓,敢问云候可曾深研?贫僧译经多有不解之处,望云候助贫僧一臂之力,积累世功德。”
“大和尚高看我了,我可看不懂那些梵文。”
云浩自家人知自家事,才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但他又不能露怯,所以还是要继续忽悠......不,是论法。
“不过科学一脉有贤者译出《心经》一篇,此篇亦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若大和尚有意,我愿将此经当场诵读,为译经聊尽绵薄之力。”
玄奘闻言,面露喜色:“贫僧业已译出此经初稿,愿与云候对照商讨,务求译文准确。”
“好,此经短小精粹,以大和尚之能,相比能将此译文更加完善。”
云浩点头,之后开始诵读后世流传甚广的《心经》版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
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陀,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
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
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篇心经译文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字,是般若经类的精要之作,原译文便是出自玄奘之口。
在玄奘之前便有过鸠摩罗什译本,但其译本与原本之间有较大的异议,所以玄奘才会重译此经,并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当着最佳译者的面盗用人家的成果,云浩多少有些忐忑,尽管知道玄奘现在的译文还未成型,但还是存在可能的撞车。
不过这也无妨,佛经的翻译本就有很多妄增与删减,撞车并不是小概率的事件,所以云浩才敢堂而皇之的盗用。
果然,玄奘听完并未提出书面异议,而是沉下心与自己的译文初稿和鸠摩罗什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做对比。
良久,玄奘才叹道:“科学一脉的贤哲果然不同凡响,对般若经的理解层次非常之高。”
“贫僧听完这译文收获良多,几个有疑惑的地方亦有解答,云候慷慨。”
云浩暗中送了一口气,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大和尚过谦了。”
云浩在此做了转折:“好了,咱们来说说佛门的未来如何?”
既然双方都表达了诚意,该谈谈正事了。
“自当如此。”
玄奘闻言,很是平静,好像早就知道云浩的目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296章传经论道)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盛唐开始于南海》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