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小瞧唐人的厨艺水平。
唐时,除了用薄铁锅炒菜以外,大酒楼中蒸、煮、炸、烙、烤、煎、炖、脍等等烹饪手段花样繁多。
店伙先给每个案几摆上一个装着美酒的白瓷长颈瓶,一壶酪浆一盘佐料,然后陆续端上了石首含肚、葫芦鸡、遍地锦装鳖、清风饭等十数道高档菜肴。
这些菜肴的具体价格李琅不清楚,但想来不会太便宜,这郑天南是个有钱人无疑,李琅两辈子都从没吃过这么精致的菜品,看到就食指大动。
郑天南不喜酪浆偏爱喝茶,店伙在用炭火烧开的沸水中倒入茶叶沫子,滚煮片刻,再加进一些佐料,一壶茶就泡成了。
郑天南自己先倒了一盅茶,让店伙给李琅三人倒酒,然后以膝盖抵席,直身而起,把食指指甲伸进茶盅里,蘸上茶水往空中一弹,开口酬道:
“郑某守丧期间不得饮酒,唯有以茶代酒敬三位先生了。”
“郑明府客气了。”
李琅对唐时的饮食礼仪不是很熟悉,二刘都是本份的种田郎,也不了解上层社会那些个繁琐的交际礼仪,所以三人自然没什么好回礼的,稍稍应酬一下便一心喝酒吃肉。
……
“先生冒雨骑马出行,莫不是有紧要的事情着急办理?郑某要不是解官在即,定要竭力襄助一二。”
郑天南看得出李琅在三人中居首,眼神扫过刘中升和刘东后,就将目光聚在李琅脸上。
郑天南认为,李琅若是有事相求,就必会在席间道明来意,可郑天南主动相询却并不是有心帮李琅的忙,反而是要堵李琅的嘴……郑天南希望李琅是个识趣的人。
郑天南已经在陵墓前给李琅“打好了预防针”,现在又用“以茶代酒”的实际行动暗喻愿意解官守丧,用意无非就是盼着李琅不要再开口提起与衙门事务相关的要求来强人所难,引起双方尴尬。
郑天南现在不想再过问衙门其他事务,他唯一想做的是,在接吏部行文解官前,将盗墓贼缉拿归案。
至于李琅的“情义”,他可以用钱财回报。
郑天南倒并非是不愿意帮李琅的忙,实则是宜寿县城离长安不足百里,吏部签发的正式解官行文,连同新任县令一起,随时都会抵达县衙,现在要是不负责任地答应下来,万一到时候却因突然解官而办理不清,双方就会更尴尬,甚至影响到他为官做人的口碑。
郑天南好名,他很在乎口碑。
李琅并没有郑天南那般丰富的阅历和成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但他有一颗敏感的心,大致也能觉察得出郑天南有为难之意。
“确实有要事要办,不过明府放心,事儿的问题应该不大。”
以李琅的性格,还是那句话,能帮就帮,不帮拉倒,李琅不会强人所难。
再者,郑天南看上去也不似一个虚伪之人,可能郑天南真有难处也说不定。
如果郑天南仅仅只是不愿帮忙,完全可以支使管家之类的家人前来作陪并婉拒,何必以一县令之尊亲自待客。
但是,话又说回来,落籍是李琅此行必须要办好的一件要事,他岂能因个人性格的原因而轻易错失一个让全体村民顺利落籍的良好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