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薛二人话中表面上是让李琅赚取家财,其实着重点并无二致,都在建议李琅为官。
李琅自然听得出来,记得郑天南也曾拿这话点过他……相信这也是时人最本能最认可的规则。
在大唐森严的等级体系中,入仕和不断攀爬是最佳选择。越往上,就越能支配更多的资源,享受更多的特权,开创更大的家业……
李琅虽对此已有打算,但面对两人的拳拳好意,还是不加隐瞒地将苦水倒了出来:
“我曾在朝堂之上当着圣人和百官的面,以年幼失学,识字不全等藉口弃官归乡,一言既出岂可食言而肥,如今再想出仕已是千难万难……摸不着门路。”
薛骞微一沉吟,言道:
“确实是有点困难,出仕有门荫、流外、明经、进士、荐举、投军数途。门荫和明经与你无缘,流外以胥吏为伊始累迁为官,估计你不愿意干;因为弃官的前事,荐举也行不通;进士乃是正途,开元年间甚至一度出过张九龄那般风度不凡的进士相国,只是今时不同往日……李相主政,今科状元王阅及同榜进士二十三人至今尚无一人授官,听说李相还有心停考来年的进士科……”
李琅清楚,停考进士科,李林甫可不仅仅只是有心,历史上,李林甫以“野无遗贤”为借口真就是这么干的,天宝年间数度停考,进士科的兴盛当在中唐以后,科举要到重文轻武的宋代方能造就取代贵族集团的文官集团,薛骞的想法一针见血,与他不谋而合:
“道长的意思是,我尚有投军一途?”
薛骞点头:
“正是。虽说国朝文武一体,出则为将,入则为官,不分彼此,但仅就当前而言,投军无疑远比进士更有前程,众多士子纷纷投笔从戎,弃考投军,更有不惜远赴边关投军者……试看当今朝堂,手柄实权的上位者无不是皇亲外戚和军中骁将。”
张晋嘴上劝李琅出仕,但他却并不知具体该如何出仕,见薛骞说可以投军,忍不住摇头道:
“既已弃官,投军入仕同样也是难为。”
薛骞神闲气定地笑道:
“此事说难也不难,李壮士只需利用自己的名望制造民间公议即可。”
“师弟详细说说。”张晋来了兴趣。
“辽东大战在即,京都早几日已经满城贴出告示,龙武军分数次募兵,满员扩充,首度面向民间征募勇武之士,这是个极好的投军契机。
李壮士只需放出口风,表示自己本想居安田园,岂料夷狄寇边国无宁日,在朝廷急需军粮之际,陛下却念及雨涝灾情,施仁德免除租调……君恩深似海,感激涕零却无以为报,唯有改变初衷,披甲投军仰报君恩……民间必会附和哄抬,在忠君报国的喧嚣公议下,就算朝廷有人想拿李壮士弃官来说事,又如何开得了这个口,谁会公然阻止忠君行径……连弃官之人也愿意改变种田的初衷,忠君靖边,朝廷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又能如何抗辩民间公议?
到时候,李壮士复出不但名正言顺,还会讨得圣上和朝野上下一片赞誉。”
听到薛骞这番长篇大论,李琅感到有点脸红:
自己不过食言而肥想当官,却打着忠君的旗号,楞把出尔反尔的行为装扮成崇高的忠君报国,还占据舆论高地给朝廷施压,不给官当就是不给他还报君恩的机会……最后若是能当上官还附带捞个忠君安民的好名声。
“妙极,一举两得。”张晋发出赞叹。
赛诸葛思虑独到,巧舌如簧,李琅也不得不对薛骞竖起大拇指:
“薛道长高见,端的好说辞……这番说辞等到辽东战事的塘报传回长安之后,放出去的时机最为妥当。”
薛骞闻言正色道:“你对战局的透析真有信心?”
李琅不好正面回答,只是面露看透世事的自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