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的官儿其实不难做,平常待遇尚可还有油水可捞,碰上改朝换代也不怕,大不了扭个头向新皇帝效忠。大伙做官做得好好的,突然有一个手握兵权有头有脸的大将被人吃人了,这是何等的惊悚。</p>
虽然不在开封,徐羡也能想象的这件事会掀起何等的波澜,无论文武怕是都要将他和红巾都除之而后快,弹劾他的奏章一定堆满了柴荣的案头。</p>
不知道柴荣会不会杀了自己平息众怒,听说柴荣的中旨到了,徐羡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他立刻命令道:“徐朗去选两千精锐随我一同到军衙接旨!”</p>
张琼疑惑道:“不过是接皇帝的中旨,哪里用得着带这么多人。”</p>
徐羡正色回道:“韩令坤领军多年,想必军中有不少的死忠,某生怕他们在路上向我下手,小心驶得万年船。”</p>
张琼笑道:“令公太会说笑了,现在瓦桥关的守军巡城都不敢从红巾都的营地过,哪里敢向你下手……哎,令公该不会怕的是陛下吧?就算陛下真的要处置你,难道你还能叛乱不成?”</p>
“胡说八道,陛下仁慈,待某恩深义重,以陛下之英明万万不会叫我走投无路,我自然也不会辜负陛下!”</p>
张琼道:“令公别慌,这回从东京来的是不过四五个人,还都是陛下身边的近人,而且带来的还是中旨。赵令公让我转告你,没有什么好顾虑的,只管放心接旨就好。”</p>
五代皇帝虽然见天的换,可是皇帝的权利还是很大的,只要皇帝执意去干,臣子纵然反对也没用。唐朝那种皇帝下个中旨就被驳回,甚至被群起而攻之的事情不大会有。</p>
不管张琼怎么说,徐羡还是带两千人去了军衙,路上碰见了巡逻的守军,果然是远远的掉头就跑,他一直期待能叫人望风而逃的军队终于出现了,却不是他要的那种,心中不禁有些惆怅。</p>
徐羡径直的去了大堂,进了门就扭着脖子往门后瞧瞧,一个站在正中的老卒不解的问道:“徐令公在做什么,还不快来接旨!”</p>
一旁的赵匡胤笑道:“他是看看在门后有没有刀斧手,这厮惜命的很。”</p>
老卒大笑道:“令公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现在开封城里要杀你的人确实不少不过其中可没有陛下。”他打开手中的黄卷喝道:“徐羡接旨!”</p>
徐羡连忙的上前几步拜倒在地,却迟迟不见老卒开口,他抬起头问道:“梁头你再不念我的腿都要麻了!”</p>
老卒赧然道:“俺看了一遍才发现好些字不认得赵令公要不你来替俺宣旨吧。”</p>
“那某就不客气了!”赵匡胤接过黄卷,清了清嗓子念道:“诏曰:徐羡征辽有功本该重赏然御下不严致韩令坤惨死念韩令坤有过在先今日略施薄惩以安群臣百姓之心。</p>
即刻褫夺徐羡之爵位、荣衔,免去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一职改任霸州都部署,令尔领红巾都五千军卒守卫边关将功补过,钦此。”</p>
徐羡长出一口气,心道:“柴荣够意思!”</p>
“谢吾皇隆恩。”徐羡伏地拜倒“臣一定竭尽所能不叫契丹人进中原一步。”</p>
老梁笑道:“好你的话俺会转告给陛下。”</p>
徐羡起身接过敕旨,老梁又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这是陛下给你的手谕!”</p>
徐羡伸手接过见信的封口用火漆封死便知道这是密令不方便在此处打开就随手收进怀里,问道:“某来到瓦桥关后,方知道陛下因为患病才匆忙撤军,不知道陛下现在身体如何了。”</p>
老梁微微摇头,“俺也不好说,你只管忠心任事就好,不要辜负了陛下的厚恩,俺这就和赵令公回东京了!”</p>
徐羡看向赵匡胤道:“元朗兄要走吗?”</p>
“某来这里本就是为了接应你,如今你已是回来,陛下将瓦桥关的军政也交给你打理,某还留在这里做什么。潘美在哪里?陛下令他与我一同回京。”</p>
“徐朗你派人通知潘监军叫他直接去南门等候,元朗兄这就走吧,我送你出城!”</p>
赵匡胤笑道:“你才做了地主,这就要撵人了。”</p>
“你最好还是即刻回东京,陛下有一定有要紧的事情嘱托你。”</p>
赵匡胤自是猜得到徐羡指的什么,他也不耽搁当下就带着麾下士卒出了瓦桥关,临行前对赵匡胤嘱咐道:“我受君命守卫边关不知道何时才能回京,家中你务必要多多看顾。”</p>
“这还用你说,你要记得往家里多写书信。”</p>
“嗯,你也要多和我写信,若是有能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徐羡又一旁的潘美的道:“这回连累潘监军了,回去怕是也无法高升,若是开封过得不顺遂,可以来我这里自有好职缺留给你。”</p>
“多谢令公好意,潘某去哪里任职自是全凭陛下安排,这就告辞了。”</p>
徐羡拱手回道:“告辞!”</p>
见赵匡胤等人纵马离去,徐羡立刻取出柴荣给的那封信,撕开封口取出信笺,只看了一眼就呆住了,万万想不到柴荣会给他写这么一封信。</p>
徐朗伸着脖子看了一眼,问道:“信上说谁尚是处子?”</p>
“偷看为父的信,真是没规矩!”徐羡面色阴沉的将手里信撕成碎片,对于柴荣的话他并无什么欣喜,符丽英是不是处子他没有那么在乎。</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