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当年这条大坝,是一条一百多米长,至少14米高,最高有可能达到24米的大坝。
这个大小,对于现代的工程大坝来说,只能算是小儿科。
但是考虑到这是五千年前修的。
五千年前修一条二十多米高,一百多米长的土坝,那可就不是个小工程了。
当然,比同期的埃及金字塔,确实还是没法比的。
拿着几张图纸,孔建文详细打量了一番后,说道:
“结合水坝的走向、坝体的保存状况及学术目的,确定考古勘探的基本方案。”
“为避免对坝体造成较大的破坏,勘探工作还是以洛阳铲作为主要工具。”
“勘探工作共布设四列探孔,大体成“井”字形分布。”
“第一列探孔位于水 坝顶部正中,方向与水坝的方向一致,间距5米或10米,个别探孔间距为20米,近东端的一个探孔因处于蓄水池位置向西平移1.5米。”
“二三列也如此行事!”
啥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接下来陈翰等人,就要和石油工人一样,打孔去了。
他们要在水坝遗址上,沿着水坝的痕迹,每隔着五米或者十米,用洛阳铲打一个探孔。
一共横纵要打三列,大约四五十个探孔吧。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勘探整个大坝的位置,确定遗址的土层结构,算是一种考古先期的调查工作。
实际上,大部分考古项目,都是要先勘探,然后再进行发掘的。
一般只有那种盗墓被发现了,然后进行抢救性发掘的考古项目,因为已经确定了墓葬,并且是没墓葬而非“遗址”,所以不需要再拿洛阳铲勘探,可以直接开挖。
像这种五千年前的水利工程,也没有被挖过,考古人员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当然得打一大堆探洞,弄清楚详细的情况。
还好,四五十个探洞的工作量实际上也不大,考古队十多人,平均一人也就打三四个探洞而已。
就是这洞打的有点深。
但是结果还是很喜人的。
很快,.anshm陈翰等人就对这个大坝,有了一个模湖的判断。
水坝的现存宽度应该约为54.5米,整体呈漫坡状,坡度不大。
原宽度则近100米。
堆积也可分为五个大的层次,根据洛阳城带出的泥土,可以判断有灰黄色土、灰褐色土、黄褐色土、浅黄色黏土、青膏泥五个土层。
至于这五个土层,分别是哪些时期的,哪些土层又是属于大坝的一部分,那就需要开探方进行详细的发掘,才可以做出判断了。
在前期考古调查和勘探的基础上,孔建文确定了本次考古发掘的工作区域。
为减少发掘工作对水坝坝体的破坏,采取探沟解剖发掘的方式进行。
被命名为“t1”“t2”的两条探沟,在孔建文的一声令下,正式开挖!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掌上阅读更方便。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