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大人,属下遣斥候深入敌境,并未找到任何敌军的踪迹,甚至连平民百姓也都被迁走,只留下大量北迁的痕迹。”
仙夹村,绿营千总吴建向韩尚亮汇报道,后者沉思片刻,才沉声道:“我听闻苏逆在二县推广所谓的摊丁入亩之策,得众多百姓归附,那些北迁的百姓便是归附贼军的刁民,理应杀鸡儆猴,震慑二县百姓,教喻百姓弃暗投明。”
吴建听他这么说,当即就明白了韩尚亮的意思,他眼前一亮,嘴角微微勾起,道:“总兵大人放心,属下定将严惩仙夹村刁民,震慑四方,令二县百姓归心。”
韩尚亮微笑地点了点头,他这可是有合理的理由,回去了就算被佟国器拿戕害百姓这点责备,他也有话可以反驳,大不了再塞一点钱给那位新任的巡抚,反正出的钱也是从二县的乡绅地主身上薅出来的。
吴建将韩尚亮的意思透露给自己的部下后,士卒们纷纷打起了精神,沿着山道往永春县城开去,他们一路上都没有碰到哪怕是一个人影,底层的绿营兵倒是没有感觉,可骑在马背上走在前头的吴建就有些心慌了。
他回想起南安守备千总重伤的惨状,再看看周围郁郁葱葱的茂密树林,越走越觉得心慌,生怕下一刻就有一群义军从树林里跳出来,朝着他们喊打喊杀。
不过,他们一路还是有惊无险的抵达了磻溪南安,磻溪是距离永春县城六公里远的一条溪流,在磻溪的两岸还有星星点点的民居聚落,清军兴奋地杀到聚落后,就失望地发现里面也都是匆忙逃走的踪迹。
而横跨磻溪的桥梁也被从对岸烧毁,只剩下一小半截还留在南岸。
吴建又派出斥候在周围数里内寻找其他能够过去的桥梁,可整条磻溪上的桥梁都已经被烧毁,想要绕过磻溪的话,还要逆流而上好几公里才能到达。
就算绕过了磻溪尽头,在源头的北边还有几座连绵的高山,远没有直接渡过磻溪穿过岵山谷道直扑永春县城来得快。
因此,吴建就地推倒了磻溪南岸的民居,建造了一条临时的浮桥,派出了几名斥候渡河探查了一番,确定磻溪北岸没有伏兵后,才放心地建造更加坚固的桥梁。
同时,他也派人向后面的韩尚亮汇报了这里的情况,等韩尚亮率军抵达时,磻溪水面上已经架起了一条能够让三个人同时通过的桥梁。
当然,这远远不够,韩尚亮麾下的五千绿营兵当即散开,将周围的树木放倒一片,在磻溪上搭建桥梁,同时也在南岸修建临时的营地——此时虽然还只是未时接近申时,但韩尚亮还是决定休息一个晚上,等第二天再渡过磻溪。
清军在磻溪南岸的动静没有瞒过苏言,为了进一步得到清军的具体军情,他亲自带领将军卫队离开谷道驻地,往磻溪北岸奔来,赶在天黑之前爬上了磻溪北岸的四角林。
居高临下俯视着磻溪南岸忙碌的清军大营,苏言默默估算着视野中的清军人数,以及他们的装备情况。
清军在磻溪南岸的大营蔓延数里,无数白色的帐篷被搭起来,只穿着一件单衣甚至是光着上身的兵丁穿梭在帐篷之间,他们的武器都被随手架在帐篷前面。
再看看巡逻在大营外面的清军士卒,他们基本是穿着布衣镶甲,肩扛鸟铳,腰挎腰刀,火器的普及程度居然是极高的。
苏言想起来,前世网络上就有文章说清军的火器普及程度其实是高于明军的,尤其是汉八旗和绿营兵装备的最多,只是清朝皇帝为了防范“家奴”,逐渐削减绿营兵的装备,甚至还不允许他们装备重武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