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被任命为灵朔道元帅长史,得以率领三万骑军先锋部队于云中截击东征的三十万西突厥大军,对于曾统率数十万大军平定了江南叛乱的越国公杨素来说,丝毫没有产生皇帝对自己大材小用的感觉,反倒觉得这是皇帝在有意给予自己的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因而格外重视对突厥的这场首仗获胜。
数年前,杨素凭借他灵敏过人的政治嗅觉,从猫鬼接连潜入自己府中作祟这一事件中察觉到了太子杨勇对自己接近晋王杨广产生了强烈不满,为求自保,主动请求皇帝,避祸歧州,承担起了为皇帝营造仁寿行宫的差使。
然而,令杨素感到大为失望的是,当他竭心尽智,大役民力,花费了两年多的工夫为皇帝营建起了一座规模堪与长安大兴宫媲美的华丽行宫时,非但没有换来隋高祖杨坚对他的一句夸赞,反而险些因为仁寿宫外堆积的累累白骨(据《隋书》记载,杨素为营建仁寿宫,先后驱使数十万民力,其中死于营建仁寿宫这一工程的就有数万人之多)而受到罢黜,后来还是有赖皇后独狐伽罗帮他说情,才躲过了一劫。
哪承想,仁寿宫才建成不过两年,歧州就发生了地震,以至其正殿仁寿殿都被震塌了。
宫殿坍塌,在中国古时向来被认为是一种不祥的征兆。身为营建仁寿宫大监的杨素,在得知仁寿殿在地震中塌陷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就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请罪,并立即派出心腹僚属赶往广陵去向晋王杨广求助,请杨广务必帮自己在江南寻采到坚固而珍稀的木材,用以重建仁寿殿。
而在等待皇帝下旨惩处他的这段时间里,杨素意外地查获了一份西突厥达头可汗写给东突厥朝中两位特勤俟利、俟斤的回信,得知了西突厥即将发兵东进,帮助俟利、俟斤二人驱逐启民可汗这一机密军情,于是,杨素便首先向皇帝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趁机主动请缨,要求率军阻止西突厥大军东进。
虽然这回皇帝只任用他做了晋王杨广的长史,并没有像先前那样重用他,任他为帅,但杨素已经很满足了。他相信,只要皇帝还肯用他,他就能凭借自己当世无人能比的军事才能重新赢得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器重,弥补之前的种种过失。
所以,当今日杨素得知达头亲率十万铁骑南下,欲突破自己的防线,杀向云州之时,便暗下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取得此次对突厥开战以来的首胜,以向皇帝和晋王杨广证明他自身的价值和无可替代性。
“撤下营外所有路障,每五里通报一次敌情!”杨素在中军帐中面无表情地下达了第一道军令。
“仆射不可。”颇受杨素赏识的参军封伦立马开口劝阻道,“达头所率乃十万铁骑,依我军对其作战的先例,当先以路障、车阵阻住其来犯之势,尔后再以强弓硬弩挫其锋芒,再徐图破之。目下敌军初发,仆射为何就要传命撤去营外所有路障,这岂不是扬短弃长吗?”
“哈哈,德彝,你只知其一,未解其二啊。”杨素摆手示意军士下去传令,哈哈笑着向封伦讲解道,“晋王率军抵达云州已有些时日了,达头对此不可能不知情,却还有率军南下,攻打云州,由此可见,他已存轻敌之心,此为其一;其二,敌我双方同处云中草原,地势地形极利于攻,而不利于守。若我采取结阵固守的战法与敌周旋,至多能够遏其攻势,缓其进军速度,终难以给其迎头痛击,迫使其放弃南图我关中的意图;其三,如今已非立朝之初,朝廷授我以三万骑军,岂可只采守势而不图歼敌乎?”
封伦面带忧色地问道:“仆射是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