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嗡~~!”正德四十年六月初三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悠扬的号角声就已经吹响,号角声回荡在明军大营的每一个角落。
经过一天的休息勉强休息过来的蛮骑军听到号角声之后都快速的走出帐篷骑上自己的战马朝着号角响起的地方行去,谁也不敢迟到,因为耽误了军法是要掉脑袋的。
过了大约一柱香的功夫所有的蛮骑军都集结完毕了,张百忍站在简易搭起的帅台之上看下一看蛮骑军的队列,让这些十万人的蛮骑军分成十大块,然后又变动了几下这十个方阵的队形,迅速的计算了一下人数。
这‘韩信点兵’也算是有名的一个故事。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兵马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步步进*,楚军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
实际上这是《孙子算经》中的一道算术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个数。
这样的问题,也有人称为“韩信点兵”.它形成了一类问题,也就是初等数论中的解同余式。
其实只要记住四句口诀,这样的问题,都可以这样求出来,当然这样的数有无穷多个。
记住这样的口诀:“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减百零五便得知”。只要把韩信点兵中的余数拿来计算,就人知道韩信当时还剩多少兵了。
列出算式:(2×70+3×21+2×15-105)+105×n=128+105×n(其中n为自然数),即为通解。
我们根据韩信当时带的兵人数和损失人员的情况,n只能取为9,才能符合题意,即韩信所剩的兵应为1073人。
当然这也给刘邦杀韩信埋下了伏笔。还有一句歇后语,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嘛。这也是刘邦要杀韩信的理由之一。不过韩信的心算能力当真给力啊,让我这个十块钱的帐都不会算的人各种羡慕嫉妒恨······张百忍算了一下人数说:“现在我们有十万一千七百人是可战之士,现在本将进行整编一下好方便以后的行动。现在出七百个轻伤和无力再战的,剩下的一万一千人以什伍之数分队,五人一伍、两伍一什,十什一百,十百一千,十千一万!快,各自就近选好队伍!然后自己选头,伍长选十夫长,十夫长选千夫长,千夫长选万夫长!”
张百忍用了最简单的什伍制度划分蛮骑军,没有用明军的划分方法,因为这群蛮人的文化水平也就是到这里了。但是什伍制度的最大好处就是简单、方便,只消耗了半个时辰,也就是一个小时就让张百忍归拢完了这一支足有十万人的大军。
“很好!你们这一万一千人随本将去把天门峡谷拿下来,其余的人照顾好自己受伤严重的袍泽,顺便回去告诉陈大都督让他的速度快一些赶到天门峡谷。冒伊,你找一个靠得住的人去。”张百忍随口吩咐道。这时候张百忍已经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天门峡谷以东方向泰西诸国绝对没有任何超过一百以上的兵力了,可能现在的天门峡谷也是一个空壳子!
“我们走!去迎接胜利!”张百忍高喝一声纵马向着天门峡谷的方向疾驰而去。十万一千余蛮骑军也欢呼一声跟了上去。剩下的张百忍就懒得管了,一切交给留下来的人。
“天门峡谷的城墙大约长百米,高是十五米,四周的山壁陡峭无法攀爬,而且上面部设有‘雷霆弩炮’,可以说是‘不落的要塞’。”归灼华给张百忍介绍着天门峡谷要塞的基本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