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的话得到在座诸位的认可,此行虽主要目的是掩护使者前往鲜卑人的地盘,但要是能顺便完成其他次要目的,也是不错的。
徐达看着大厅内所有将领都在思索如何行动,出言提醒道:“如今我方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我们能知晓关外匈奴人的情况,匈奴人却不能透过长城知道我们内部情况。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晓这长城关内已有八万人马到达。”
徐达看着大厅内众人若有所思,只有刘基一人气定神闲闭目端坐,便向刘基说道:“伯温,说说你的看法。”
刘基起身向所有人拱了一圈手,缓缓说道:“下官认为既要掩护苏大人,又要我军突破匈奴人封锁,得分三步走――诈敌、疲敌、攻敌。”
“伯温你将这诈敌、疲敌、攻敌之法细细说来。”
刘伯温再次说道:
“正如徐将军所说,匈奴人虽在城外驻扎,将我们困在关内不能动弹,但他们却无法得知关内情况。郭总兵可使诈降计献关,匈奴人不明情况,自会派一部分人马前来试探接收,待这部分人马入关后,我们就全力剿杀,此为诈敌。
匈奴人得知被诈后一定恼怒,再加上关内有一部匈奴人在厮杀,认为可以里应外合,定举全军来攻强行夺关,我军加原本长城关守军人马超过十万,敌攻我守,数万匈奴人并无任何希望,此为疲敌。
当匈奴人发现不能夺下关口,准备退兵之时,我等八万大军立刻从关内杀出,打他个措手不及,此为攻敌。”
刘伯温的计策可谓是环环相扣,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赞赏。
此计利用敌明我暗的优势,一开始诈降部分就立于不败之地。众人反复推敲,面对郭楚雄的投降献关,匈奴人只有三种反应。
一是不闻不问,以不变应万变,但这几乎不可能。面对城门大开的关口,匈奴人可以一两天视而不见,难道能一直无动于衷?
二是求稳,面对城门大开的关口直接举全军来攻,但这只是提前进入了刘基提出的疲敌环节里,照样逃不出圈套。
三是派一部分人前来试探接收,反正大军离关口只有一里距离,如有变故可以及时救援,但这就是完全落入刘基的圈套里了。
琢磨透这些,众人觉得刘基提出的这个计策实在是太过精妙,完全把匈奴人的所有可能行动都预判了进去,不由得都对刘基投去了佩服的目光。
……
关内西军和成军休整两日后,将士们都养足了精神,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大战。
这天的行动选在下午,西军和成军一是希望出关冲击匈奴人部队时天色已经变黑,给苏秦出走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是白天能让匈奴人降低一点警惕,光天化日之下,匈奴人能寻求到心理上的安全感。
长城关外匈奴人营地,左贤王贺兰火如往日一般,用过午饭后就在大帐内午睡。正当贺兰火睡得正香,一名奴仆悄声有近帐内轻声将他唤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