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又是一年,自掌兵以来,乔仁从来没有在建业待这么长的时间,转眼就到了建安十九年,孙策仿佛忘记了乔仁还是淮南大都督一般,一直把乔仁留在建业当成‘太子少傅’,只负责教导孙绍等人。
至于诸葛恪,乔仁是越看越喜欢,这家伙阐述了一个道理叫‘名不虚传’,史书记载‘诸葛恪身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少有才思[1],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及长,英才卓越,超逾伦匹。’除了与乔仁相似的身高看不出来以外,十岁的诸葛恪讲述了一个天才儿童的成长过程,举一反三都算小菜一碟,妙的是小家伙无与伦比的反应。也不知道诸葛亮和诸葛瑾都是慢热型,为何诸葛恪却是一个临机型。
“恪儿、松儿、循儿。地图都可曾看熟了,那谁来告诉我,怎样才能击败我呢!?”乔仁此时对三人讲解的就是他的合肥之战,乔仁要求他们把自己当成张辽,琢磨如何能够守住合肥,甚至击败乔仁。这或许有些纸上谈兵之嫌,但在他们这个年纪这个方法可比死读兵书来得更好。
“这!”三小莫名的对望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苦涩,对于几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击败乔仁实在有些过分,即使乔仁不能改变战法,但对于这些只用理论而无实际的小家伙,出一个计策,也无非是过给乔仁一个教育的机会而已,若干次下来三人都默契的选择沉思。毕竟谁也不想被当做反面教材。
“怎么?”乔仁嘴角带笑,直愣愣的盯着三人,他们的小心思乔仁当然一清二楚,但为将者除了谨慎之外,还得有些冒险精神。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用奇都是冒险,若是没这个胆子如何能胜任一方将领。你连这步都不敢迈出去,遑论胜负。
半响终于胆子最大的孙松,长出一口气说道:“孩儿以为,若我守合肥必会趁义父立足未稳之际,留一谨慎之将守城,亲率果敢之士与天明敌军整军之际,出城袭敌一击得手,即刻回城绝不恋战。此刻消磨敌军锐气,然后死守合肥断不外出。”
“嗯!”乔仁默默的点头,孙松的方法正是史上张辽的对付孙权的办法,张文远威震逍遥津的来由。此法虽不错,但对将领的要求极高,不仅要将士齐心,还需要将领骁勇善战同时能够把握战场的每一处细节。“松儿不错,但却无法根除为父用水之计。”
得!果然又被批评了,孙松低着头正坐,眼睛却看向诸葛恪,那眼神分明在说‘你上’,至于周循,这小子似乎有些内敛,平时这种策对总是只听不说,故而‘老大哥’孙松压根没想到他。
“叔父。”一声清脆的童声,诸葛恪与乔菱只是订婚而已,当然不能叫乔仁丈人,但叫官职又太见外,便依乔仁和诸葛瑾的交情,喊一声叔父。“恪儿以为,当诈降!”
“哦!”乔仁原本漠然的神色顿时一亮,兴趣盎然的问道:“细细道来。”
“若叔父攻城,恪儿以为不当出城袭敌,因为袭敌若败,则合肥必定无法再守,如果胜了叔父必会掘水灌城。故而恪儿以为当以正法守城,在城将破为破之计佯装降敌,于夜间修补城防,等待援军,若拖延不成,便大开城门于城内设伏,拼死一搏。”
“真冒险啊。”乔仁摇了摇头,诸葛家的人都爱大开城门吗?若是乔仁攻城,确不会如同周瑜一般亲自在最前线的接受城池。所以诸葛恪的埋伏估计没用,而且假降之计也会因为对方是张辽而不会相信。计是好计,说到底诸葛恪还是嫩了些,无法把握每个将领的性格,不过若乔仁不是来自后世也不能像郭嘉、贾诩一样只靠只言片语就能把握人选。
“不过,恪儿以为如此埋伏之计当可不用,盖因淮南梅雨,每年时间不同、降水亦不同,叔父水淹之计是因时制宜,孩儿以为守城亦如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