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威廉接连不断听到来自西部工业区的坏消息。有企业主破产跳楼的,有因为债务纠纷打架拼命的,至于老板关闭工厂,工人集会罢工简直不再是新闻了。
看来经济形势真的如历史上的那般惨烈啊!
威廉看着当天的报纸,不住的叹息着摇着头。
“陛下,谢林亲王求见。”芬克推开门,恭谨的向威廉说道。
谢林亲王是奥尔登堡侯爵,是皇后奥古斯塔的亲叔叔,对威廉来说这算是至亲的自己人了。
俾斯麦去世前并没有明确推荐首相的继任人选,而威廉放眼国内的高级官僚也很难找到一位有足够威望的人来担任首相。这一点要说还得怪俾斯麦,他在任期间只顾自己专权,却不注意培养后续的梯队力量,于是乎出现了“蜀中无大将”的无奈局面。
按照俾斯麦早先的打算,他是希望把自己的儿子赫伯特培养成为他的接班人的,无奈赫伯特其他方面没有学会,只从自己的父亲那里学会了酗酒。在俾斯麦看来,出色的外交官必须要酒量好,但赫伯特的酒量却始终锻炼不出来。最后的结果就是赫伯特和自己的妹夫一样都变成嗜酒如命,但沾酒就醉的醉汉。
让能力平平的醉汉赫伯特出任首相显然是威廉和国内大多数势力都无法接受的。
最终,鉴于国内外政策还不明朗的情况,威廉选择让时任联邦议员主席的谢林亲王担任首相,一方面是不得已的过渡之举,令一方面谢林亲王虽能力不足但至少不会坏事,更不会自作主张,这一点也是威廉看中的。
“陛下,今年年初以来国内经济便出现了不景气的征兆,最近一个月,柏林和法兰克福的证券市场更是暴跌了一半,威斯特伐里亚的工人们的有组织的集会和罢工虽然均被迅速镇压或和解,但情势依然十分严峻。”谢林站在威廉的正对面,神色如常的说道,一副典型的官僚主义做派。
威廉很清楚,历史上的1890年经济危机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
1889年年底,由于阿根廷的政治危机引发了阿根廷金融危机,由于到期的国债无法偿付,作为阿根廷国债的最大债主,信用良好的英国老牌银行巴林银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兑风潮,从而引发全欧洲市场的通货短缺。
1870年后,新生的德意志资本开始频频出手海外的铁路债券市场,到1880年代,阿根廷铁路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标的之一,德国资本亦介入颇深,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在加上,1887年开始德国和俄国开始的贸易大战使德国工业品出口受阻,这一系列因素促成了1890年德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并持续两年之久。
这场危机,严重打击了高速发展中的德国工业。
直至1896年后,依靠内生性增长、同时也受益于世界范围内黄金产量的大幅增长造成的通货膨胀效应才得以恢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