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那四个字...”王允欲言又止,却还是说出后话:“伯喈公确实不该说出。”
“老夫说错了吗?”蔡邕继续问道;“子师就能看着袁氏如此跋扈?”
二人身边都没有旁人,蔡邕也不担心此话被人听去。
王允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另一事讲起。
“伯喈公以为,袁氏与之梁窦相比,其势更状,还是稍为不如?”
“袁氏不如此二家。”蔡邕如实回答道:“但若论僭越跋扈,则比窦氏更甚,若放之不管,不日可比肩梁氏。”
中兴之后的外戚中,论外戚之势大,则定推邓、阎、梁、窦四家为首,都一时权倾朝野,天下莫不为之顺从。但除梁冀一门外,其余三氏虽最终败亡,却只是诛其首恶,未祸及宗族。
究其原因,这三家虽多有行废立之事,以把持朝政,但却从未对天子血脉动过手。而安思皇后阎氏,更是只废过太子,还未到行废立之日,其兄阎显及党羽就被中黄门孙程等人诛杀。
只有梁冀,鸩杀了质帝刘缵,最终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王允这是想说,袁氏虽跋扈,却没有到梁窦的程度。
但蔡邕并不这么认为。
“他袁氏还不是外戚!”
不是外戚就敢行废立之事,若等天子稍长,而袁氏女又入了宫,袁氏一定比不上梁窦吗?
废了少帝刘辩的虽是董卓,但旁人不知,如蔡邕、王允之流可是清楚地知道,董卓怎有本事行废立之事?
“子师是准备在退隐之前,再服侍几任皇帝?”
蔡邕此话颇有些哀其不争的意味。袁氏废了弘农王,蔡邕当时还不是尚书,尚且能骗过自己,可如今他已经成了刘协的臣子,就再也不能对之后有极大可能发生的危机视而不见。
袁氏即便是日后把自家女子嫁入宫中,立为皇后,也绝不会等到当今天子亲政后,乖乖还政。
僭越之事就如同一根线,跨过了这条线,就再不会有后悔的余地。
“如今子师为尚书令,就觉得自己当不起那骂名吗?”
当年梁冀被诛灭时,因诛连的人数过多,甚至出现了朝廷不能为之运转的情况(注)。这样的变故,使得朝廷对地方州郡的控制大为减弱,地方豪强肆意兼并土地,掌控地方官吏的任命。所以,朝廷不得不增加州刺史的权力,用以加强监察各州、郡、国的官吏。
蔡邕此问,其意就是在此。
“可伯喈公所为,就真能起到作用吗?”
“我只知道,若连我都不敢行此事,旁人亦不敢为!”
说完话,蔡邕拂袖而去,至于王允听进去了多少,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
董卓虽是举荐了王允、蔡邕、荀爽等人担任要职,也征辟了多位名士入朝为官,但他知道分寸。除了当日在河南尹府衙见过王允、和在行废立之事前,在蔡府见过蔡邕与曹操外,他并未与所举荐的这些人有过任何联系,包括今日举荐的王匡、鲍信二人。
所以,即便是袁术大婚当日,他并未亲自去为其庆贺,袁隗也未为难于他。
但他与袁氏的对立已成定局,旋门关内外的两路大军就是明证。董卓知道,他与袁隗、袁氏门生,必定有撕破脸的一天。两方如今的克制,都只是在等待自己的筹码渐丰,毕竟这天下并不是只有袁董两个势力,在两方动手之前,必定要将其他棋子也逼入这棋局之中。
董卓举荐为官之人只是幌子,他的底气还是在于军队之中。对于出身行伍,且历经战阵的董卓来说,也唯有坚城与亲信强军才能让他安心。
他现在掌握的三支军队中,三千西军是他的亲信精锐,万余并州军也因跟他劫掠平民、盗掘陵寝而上了他的贼船。
董卓虽掌握了都亭军将校的家眷,可难保这部分精兵不会临阵反戈,毕竟普通军士的家眷还是好好地待在他们的家中,而将校们也不一定舍不得自己家眷的性命,“劫质不纵”可是大汉国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