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与个济南国,兖州有个济北国。有趣的是,济南国在泰山以北,济北国在泰山正西,说起来,济北国还在济南国的南边。
中平元年曹操随皇甫嵩破豫州黄巾后,就是迁为济南相,而如今他的同僚好友鲍信被委任为济北国相,二人算得上是缘分颇深。
鲍信的委任是在半路接到的,他和手下兵士原本的目的地是老家泰山郡,却没想到得任一山之隔的二千石之位。
济北国原是秦朝的齐郡,后楚汉相争时,项羽封田安为济北王,改齐郡为济北国。除了汉高帝五年时,曾短暂地改名为济北郡外,此地自文帝二年起,其名称一直沿用到了今日。
但不管是项羽,还是汉朝多为天子在此地的施政,其目的都是为了削弱齐地之力。
项羽封田安为济北王,为的是将齐地一分为三。而文帝封齐王刘肥之子刘兴居在此,也颇有缘由。
要知道,诸王在诛吕之时,就是齐王的兵势最盛,且齐王刘肥乃是惠帝、文帝的长兄,而当时的齐相为曹参,正是曹操之祖。
文帝正是知道了齐王一系的反叛之心,这才先用王爵稳住刘肥三子。之后没等两年,待文帝掌握朝政后,就将正在趁朝廷征讨匈奴之机、密谋反叛的刘兴居诛杀。
之后济北王之位空悬了十二年,又由刘肥之子刘志领济北王。七国之乱后,刘志又改为淄川王,衡山王刘勃迁为济北王。
到汉武继位后,又强行迁关东士族豪强充实三辅、关西。
种种举措,都是中央朝廷为预防藩国和战国贵族故地反叛的隐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如今的济北国辖内只有六个县,还不及何苗所治南阳郡的十一。
但可别小瞧这六个县,对比山高林深的邻居泰山郡,济北国如今的人口户数可不比其少多少,要知道泰山郡的辖地也差不多有济北国近十倍。
济北国面积虽小,却紧扼梁甫道、控制济水,可以说济北国就是青州西行、南下,及徐州入兖、冀之地必经的要道,可谓是扼住了两州的咽喉。
那为何袁隗和董卓都能默认鲍信到济北国任国相呢?
首先,虽然济北国人口不亚于其他郡国,但毕竟小了些。同为二千石,有实力、能力和家世之人必不愿来此,而要是派了个酒囊饭袋来此,难说其能否抗住青徐黄巾的兵锋,还有袁绍的压力。
而鲍信就是最好的人选。
鲍信虽与袁绍为同僚,又是密友,但他绝不可能与袁绍同谋。鲍信家世不显,家中没有实力支持鲍信足够的钱粮青壮,若他真要跟着袁绍行险招,但凡事情不顺,鲍信就会成为被拿出来第一个挡刀子的。
同样因为家世,鲍信不可能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他的行迹早就被朝堂中人摸得清清楚楚。
让鲍信任济北国相,仅凭他手中的兵力和郡兵,就有足够的实力抵挡青徐黄巾西进,再不济也能稍抵抗些时日,待朝廷反应。
这就是袁隗想要达到的目的,除了鲍信外,他施展的其他手段也已经在路途中,他绝不会让自己的侄儿有可乘之机。
对于董卓来说,能让不属于他一系的兵力离开京师千里之遥,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他举荐鲍信,更是能卖鲍信一个好,说不准袁绍也能承他的情。
只是董卓不知道,在鲍信离京之前,曾建议过袁绍铲除董卓,只是袁绍想着叔父会想起自己,才不愿对叔父的门下动手。若董卓知道当晚之事,会不会捶胸顿足,给自己一个大耳光呢?
不似何苗,泰山出身的鲍信很容易就得到了当地士族的支持,手下的官吏也没有阳奉阴违,而是把政务处理地相当妥帖,鲍信可谓是垂拱而治。
袁绍到卢县后,很容易就找到了同手下在别院中饮宴的鲍信。
听到亲兵通传后,鲍信亲自出府将袁绍迎入院中,还询问袁绍要不要一同饮宴,袁绍只让他找了个无人之处,要同他说些事情。
“允诚怎可如此懈怠!”袁绍随鲍信进入房间,待旁人都告退后,袁绍哀叹着说道:“我认识的鲍允诚不是这种人。”
“大业已不可成,弟能捞到这二千石已经是心满意足,又还能有何求呢?”
“允诚忘了当日在大将军府许下的宏愿吗?”
鲍信听到此话,不知怎么回答。袁绍说的宏愿自然是上阵杀敌,马背上搏出个公侯之位,福荫子孙。
不止鲍信,袁绍、曹操、毌丘毅、张辽、张杨等人,谁不是想要在沙场建功立业呢?
袁绍曹操是家中庶子,毌丘毅张辽是边地之人,都有足够的理由跟随何进。王匡虽是士族出身,也代表了被禁锢数十年的兖州青州世家想要重回朝堂的愿望。
就连董卓,何进让他入关仅仅是凭袁绍的劝说吗?何进又何尝不是想拉拢这个凉州出身的前将军。
他们这些人想要成为公卿,就只能着眼于西地边患。
莫说王匡身后的兖州士族不愿出钱粮青壮助关西驱除戎狄,只要他们兖州能再出个能在朝堂上说得上话的三公,他们会舍不得那些身外之物吗?
哪怕是袁绍曹操,也无法凭家世企及三公之位。
袁家再势大,一代出两个三公已是极限,他的兄长袁基已经官至九卿,袁术又是嫡出,就算他能力再强,若只靠着袁氏,撑死了就是一个九卿坐到死。
曹操就更不用说了,他父亲的太尉之职是买来的,且亲附宦党颇多,而曹腾又已经亡故多年,他曹操去哪里搏这个公侯呢?
“不敢忘。”鲍信回答袁绍道:“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