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晚来临前,七个团预设阵地上的防御工事都已经建设完成了,士兵们也获得了休息时间。
与此同时,义合城方向也出现了敌人哨骑的身影,看盔甲是水昌城的样式,也说明水昌城主力已经到了义合城。
在天色依稀还能看得见的情况下,游骑兵团的哨骑和步兵与数量不断增多的敌方骑兵发生了小规模交锋,但双方都只是简单接触和试探,点到为止,来得快,撤的更快。
夜幕垂下之前,双方小范围交战不下二十次,太启军方面伤亡三个人。
夜晚降临,太启军团的哨骑和步兵交替掩护着收缩了侦查圈,到了营地外围两公里范围。
水昌城的哨骑也发现,每当临近某个方向到了一定范围内时,太启城的军队就忽然由试探性接触变为了凶狠的反击。
他们也由此判断出了太启军的扎营方向,但尽管如此,这个时代还从未有过夜袭的战斗历史,再加之太启军外围哨骑兵坚定地防守意志,水昌城联军并没有进一步进攻的打算。
俞新判断,敌方营地大概率就在义合城外不远处,但并不知晓具体方位,因此收缩了侦查区域,防守营地周围两公里范围,主防御任务由一团担负。
夜间虽然不利于冷兵器的进攻,但更不利于热武器,好在水昌联军并没有夜间来骚扰,一夜相安无事。
六月二十日清晨,微微出了点太阳,整个天堂盆地还笼罩在淡淡的薄雾中。
临近七月,雨季即将到来,空气中的湿度也越来越大,每日清晨也因此会经常升起雾气。
俞新一夜没怎么睡,他皱着眉,尽管知道这种雾气会随着阳光渐渐强烈而消散掉,但此时此刻,他还是很担心,因为这个时候天光已经完全放亮了,敌人随时会发动进攻,这对于大量依靠远距离热武器的太启军来说,绝对算得上是致命了。
他立刻命令休整了一夜的游骑兵团接替夜间防守的一团,将防御改为侦查,范围扩大至营地周围三公里范围。
毕风华如愿得到了义合城的五千精兵,虽然还有两千没有到,但他已经不愿再等了,昨夜的双方哨骑的接触让他意识到,太启军的战斗意志很是顽强。
但从战斗方式看得出来,这批意志顽强、战力强悍的太启士兵,也只是原本留下的精锐,数量并不多,按照情报估算,不会超过两千。
而水昌城一万二千精锐加上义合城的五千人,毕风华无论如何也分析不出,太启军该如何抵挡自己的大军。
此时的毕风华也在等薄雾散去,他是个谨慎稳妥的人,在实力绝对占优的情况下,要等到任何干扰情况消失后,再稳扎稳打进攻。
时间渐渐流逝,雾气也愈发变得稀薄。
俞新命令所有士兵进入阵地,同时火炮也进入预备战斗位置,调整好角度,做射击准备。
他令人在阵地中心位置堆起一座两米高土台,同时将太启帝国的橄榄五角星旗帜竖了上去,自己也站了上去,将阵地的角角落落都尽收眼底。
夜伏的一团收缩在防线后进行休整,剩余七个燧发枪步兵团则每个团都竖起了一面团旗。
这时,布撒出去的游骑步兵忽然零零星星从远处撤了回来,紧随其后的是哨骑兵,他们都收缩到了阵地前三百米范围。
俞新神色一紧,眯起了眼,显然敌人大军已经开拔,向着自己阵地方向压迫了上来,游骑兵是不会愚蠢到与敌人主力发生战斗的,只有精通齐射的个别哨骑向后撤的同时,向敌人主力军阵放些冷箭,至于效果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时,第一个水昌联军哨骑穿过金黄色的薄薄晨曦,出现在了俞新的视野中。
只见这哨骑单人单骑,远远的站在营地外晨曦边缘的一千米远处,静静地打量着太启军的阵地。
俞新下令收回游骑兵,只见土台旁一面蓝色旗帜摇摆了片刻,同时一阵较长的号声响起。
所有收缩在三百米范围的游骑兵顿时开始全面向阵地收缩,与此同时,那名水昌骑兵策马缓缓靠近,其身后的薄雾中,渐渐出现了更多的骑兵,大约五百余骑出现后,水昌联军的步兵开始走出薄雾,也出现在了太启军阵地外一公里处。
随着薄雾渐渐淡出,大片大片敌方士兵的身影也显露了出来,俞新紧紧握着腰刀的刀柄,他有紧张也有渴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