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便于流水化生产,如同制造蒸汽机一样,将发电机的各个部分生产进行分摊,最终再进行模块化组装。
与蒸汽机总装一样,因为模块化制造过程中,虽然有精确度数据,但毕竟并非精准的数控机床。
有很多部位仍存在磨合问题,首先是定子部分的铁芯槽中,若有突出部分则需要用矬刀削去并且打平,否则发电过程中会碰到转子,妨碍运转。
另外总装过程中,俞新还特意叮嘱工程师们,为了不妨碍转子装入,还要把定子绕组两端和接线部分扎紧。
转子部分也需要进行校验,尤其是将转子架在水平支架后,转子是否能自由转动。
检查缝隙变化是否均匀,若是不均匀,则需要修正,并且用锉刀打光。
这些总装过程中都只能依靠人眼目视,因此与蒸汽机流水线相同,发电机的生产线也需要培养一批操作熟练地工人。
最后,为了检查发电机是否能试运行,俞新一放面根据记忆,另一方面根据自己实验过程得出的结论,编了出厂校验的四个流程。
首先是机械运转检验,即让转子转速由低到高渐渐拉起来,在两千转每分钟以内的各个转速内,观察包括各支架、地板部分的机械强度,震动情况。
如果出现发热、共振情况,则需要停机,尤其是共振点要进行避免。
接下来还有空载运转检验、短路检验、直接带负载试运行等过程,最终全部合格,才可以算是生产完成。
经过了五天的试制过程,第一台工业用大功率发电机成功问世。
经过试运行测算,这台发电机可以达到接近三万瓦的水准。
虽然与原时空的发电机远远不能比,但总算是迈出了第一大步。
火力发电厂的位置俞新在去年都已预留好了,在重工业区北面,天堂河北岸。
这里既是煤矿运输的线路,又紧邻天堂河。
因为发电的动力便是利用燃煤烧水,利用水蒸气的力量使得转子运转。
所以发电厂也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只能建在河边。
有了制造发电机的经验,制造电动机俞新就全部交给了工程师们来完成了。
二者原理相同,甚至所需要的一应器材与原料也相同,所以工程师们仅三天就制造出了第一台电动机。
虽然经过试运行,这台电动机功率还不到十马力,但在如此技术条件缺乏的情况下制造出来,也符合了俞新的预期。
最重要的是可以满足接下来的工业生产需要即可。
当然,电力工业中,有了发电机和电动机还不能投入工业生产,因为目前大部分电器开关设备还没有制成。
俞新便又带着工程师们,开始摸索制造这些电器的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