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陈非从来不认为服装业会是夕阳产业。</p>
以市场规模而论,被誉为暴利的网络游戏产业,其产值才400多亿人民币。而为视为夕阳产业的服装产业则是1。7亿亿的大产业。</p>
衣食住行,是最不可能被淘汰的行业。</p>
产能过剩什么的,不代表人类不需要穿衣。</p>
不过,中国经济已经不是改革之初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了,单纯的生产而不考虑品牌和销售等等问题,绝对是会破产的。</p>
陈非以为,服装业和文化结合起来,两者是可以获得共赢。传统的服装产品提供庞大的消费市场,文化产业也可以给服装产业注入了时髦值。</p>
本质上,厂家家请明星代言,请模特在T型台上秀造型,在奢侈品杂志上做广告,那些都是刷新时髦值的方式。</p>
而与文化产业结合,做文化产业的周边产品,则也是一种新的刷新时髦值方式。</p>
将时髦值刷到爆表的产品,多半是消费者抢着买,供不应求!</p>
比如,21世纪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后,主抓的并不是科技专利的竞争,而是将苹果公司从传统的科技产品制造公司,变成了一家卖时尚产品的公司,刷新时髦值成为苹果公司第一生产力。</p>
大家都在搞科技堆砌,苹果说——我玩时尚!</p>
从传统电子消费品概念,转型成为卖时尚产品,苹果迅速上演了咸鱼翻身,十年时间,从90年代末年亏损十亿美元的烂苹果,变成了年盈利400亿美元。</p>
在19世纪大家都拼工业化,工业代表第一生产力。在20世纪,单纯堆砌工业产能已经不是竞争主流,核心的科技才是关键,专利技术是第一产生产力。到了21世纪,大家都在堆砌专利技术,于是光凭着科技专利获得竞争优势显然是不行了,N多手握几十万科技专利的企业,该亏损还亏损,该破产还是破产。</p>
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时髦值成为了新的市场竞争关键元素!</p>
下一轮的产业竞争,焦点已经未必是纯粹的堆砌科技,而是文化层次的竞争,也就是时髦值的竞争。</p>
商品打广告是为什么?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但是,时髦值不够的广告,能起到多少作用呢?</p>
对商品社会提供时髦值的,主要还是文化娱乐。</p>
陈非准备将许多商品,作为文艺作品的周边产品给塞进作品里面。由于,这些产品并非是突兀的广告性质,而是与作品浑然一体。基于文化产品本身的影响力,开发出来的周边用品,比直接撒钱打广告,更聪明、也更节省一些。</p>
——————</p>
除了大量搜集这些服装资料之外,陈非也注意搜索一些歌曲资料。</p>
娱乐文化行业,有两个子门类是门槛最低的——写作、唱歌!</p>
写作这行饭,只要能写出好的小说,可以不问年龄出身,靠着作品的魅力,将作者推上畅销书的宝座!</p>
唱歌这行饭,只要唱的好,既能收获掌声和钞票。</p>
而唱得好,这也是需要有好歌曲,并且是有新意的歌曲。在传统的音乐唱片行业,逐渐进入了低迷状态后,呈现了两种迹象,一种是新歌手越来越依赖翻唱经典老歌来获得成功。另外一种则是全世界都开始逐渐进入了所谓的神曲时代。</p>
神曲大多数,一出现后,毁誉参半。</p>
比如国内的《忐忑》、《最炫民族风》,韩国的《江南style》、挪威的《狐狸叫》……</p>
全世界的乐坛,都不断爆出这种“神曲”,神曲一出,叫骂声音无数,很多人质疑,这也能算是歌?但是,本质上这些歌曲,都是有所创新,哪怕你不能接受这种风格上的创新,或者你鄙视这种风格,也不容忽视,听众们已经听腻了各种风格雷同的流行歌曲,这种标新立异的神曲哪怕是内容是庸俗之极,也能红的逆天。</p>
而传统的流行乐坛有多么悲观,简单一个数据——03年中国的唱片行业是12亿的销售规模,到09年下滑到1。2亿的市场规模。</p>
如此急骤的下降,几乎让国内唱片业活下来的公司没有多少,绝大多数都是死翘翘。</p>
聪明一点的唱片公司,转型为音乐版权公司,靠着大量的音乐版权,日子过得不算差。</p>
或者是做经纪公司,手中有大量当红歌星的,频繁走穴,参加节目,演唱会,也能够靠着勤劳,而赚到一些利润。</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