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林的这番话,让许志阳跟夏云两人都是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许志阳摇了摇头,“在国营时代,除了最重要的**贪污,还有其他的像体制臃肿、人员庞大、业务萎缩、效率低下等这些国营企业的历史通病,这才使机械厂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困境。”
秦林也笑了起来,点头赞同许志阳的话,“当然,我估计国营时代,他们也做不到这么多的销量,我们这两个月,能有这么多的销售额,绝大部分都是靠着夏云的人脉跟关系,有咱们黎城的童县长、李省长的公子,还有越宁的柳财神给咱们公司打广告拉客户,才做了这么点业绩,已经算是很少的了!”
许志阳也点了点头,叹气道,“说到底,还是咱们公司的产能不足,要是产能足够的话,销售跟利润翻个两三倍,都不成问题!”
夏云倒是没什么感觉,说到底,他还是那种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作祟,自己啥事都不用干就能月入百万了,还想怎么滴,更别说这个应该还不是自己最赚钱的产业,真正能赚大钱的,是赵洪武那边的房地产,还有自己投资了近三个亿的南洋集团!
秦林又看了一下手里的资料,接着说道,“从投资回报率上来看,已经挺不错了,刚开始投资一千万,建立了三联机械厂,后来又投资了近两百万的设备,随后咱们收购黎城国营机械厂花了3960万,志阳你去杭城又买了一台120万的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跟其他几台小的龙门数控机床,加起来是180万左右……账面上的总投资是5340万,而从这两个月的利润数据来看,一个月一百万是最少的,一年1200万以上,一年投资回报率在百分之二十二左右,也就是说。照这个趋势下去,估计不用四年,就能收回全部投资,剩下的就是纯赚的了!”
“当然,这只是账面上的数据。算上隐形成本、风险成本、以及设备资产折旧等方面。实际情况估计没这么高,大概在百分之十八到二十之间吧!”
许志阳又点了点头,看向了夏云。“阿云,你是公司真正的大股东,公司接下来该怎么走,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夏云思索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着许志阳沉吟道,“姐夫,你跟秦大哥两个人,有什么建议没有?”
许志阳跟秦林两人。很显然早就讨论过很多次了,没有一点迟疑,直接给了夏云几个方案。
“这要看你是想稳打稳扎,还是想高速扩张了!”
“如果要稳打稳扎的话,咱们就先保持这个盘子跟规模不变,加强公司的内部整顿。节能降耗,降低次品率之类的,从自己身上继续挖掘潜力,应该还能提高一些产能,同时。业务外包这一块,还得继续加强,我估算了一下,你高中同学联系的那几个大型机械厂,能给我们订单的极限,差不多应该是一个月八百到一千万左右,而我们目前连自己生产的,加上外包的,上两个月总共也才做了840万,这里面还有许多文章可以做!”
“而有你的人脉在,小型农用机械的销量这么好,利润又比给人家代工生产零件要高许多,所以我建议吧,多找几家代工厂,越宁这边的厂家不够,就到整个苏省去找,把零件加工的业务全都分包出去,挣那八个点的利润,咱们自己的厂,则专门生产利润高的农用机械,我跟秦林两人算了一下,统筹安排的好的话,每个月的利润,还能多个三成出来!”
夏云哦了一声,这一点他也能想到,将大华机械那几个厂的所有订单全部外包出去,自己这边只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就算利润低一点,但胜在量大,挣的也不算少,再加上农用机械的高利润,公司可以稳定发展,这也是目前最稳妥的做法。
不过这么做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发展速度慢,要错过不少机会,很多单子都可能因为产能的问题,而没办法接下来,白白放跑了客户,以后想重新搭上,就相对有点困难了。
顿了顿,又问许志阳道,“姐夫,那要是想高速扩张呢?”
许志阳笑了笑,“如果想要高速扩张的话,那自然是要扩大产能了,要么跟以前收购国营厂一样,收购别人家经营不善的机械加工厂,要么,就是投资盖个新厂!”
夏云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你跟秦大哥讨论出来了没有,是收购老的机械厂划算一点,还是自己盖新厂划算一点,你们偏向于哪一边?”
“我们合计了一下,如果真想接下来发展的好,最好还是自己盖个新厂比较划算!”
“一来,投资办新厂的话,以咱们的人脉,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肯定能争取到比较大的优惠,收购老厂的话,估计没什么优惠,长远来看,办新厂会划算一点,而且收购老厂,虽然有些东西可以直接上马,而且投入会比较低一点,但是生产设备、流水线之类的毕竟跟我们的业务不可能完全重合,肯定还要经过一定的技术改造,才能完全消化产能,还不如直接由自己设计流水线,更符合我们公司的业务结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