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志远轻轻笑了,淡然的目光从唐晓岚妩媚秀美的面孔上掠过,然后道:“晓岚姐,你慢慢听我说!”</p>
唐晓岚望着他,“那你倒是说说看,我洗耳恭听。”</p>
“按照常理来看,这是一笔只赔不赚的买卖,但如果你换个角度看,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商机。”骆志远笑吟吟地挥了挥手,“根据我的初步了解,第一毛纺厂和第三毛纺厂积压库存的货物布料为数不少。尤其是三毛最近大半年一直拖着、半负荷运转,但生产出来产品却卖不出去。”</p>
“如果再加上市里乃至周边地区的很多小纺织厂,累计纺织库存成品的数量应该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p>
“这我知道,你继续说。”唐晓岚柳眉紧皱。</p>
“这就是说,我们通过一定的渠道可以低价收购扫货,原本价值数千万的货物可能用不了百万就可以扫货。”骆志远笑容一敛,凝声道:“晓岚姐,你是做进出口贸易的,你当知道,如果我们把这批以白菜价收购的货物运出国门——这其间的差价和利润将是惊人的。”</p>
唐晓岚摇摇头,“纺织品出口贸易处在半瘫痪状态,不要说这些过时的积压货,就是新产品也很难在国外找到销路,你有些异想天开了。”</p>
“不,晓岚姐可曾听说过皮革换飞机的故事?”骆志远点上一根烟,吸了一口,好整以暇的吐出一个烟圈圈。</p>
“皮革换飞机?你是说……”唐晓岚一怔,旋即若有所思起来。</p>
“皮革换飞机”是最近两年国内商业领域出现的一个近乎神话和传奇的经典案例。苏联解体后,一个姓魏的民营企业老板成功地完成了中俄民间贸易史上最大的一笔单项易货贸易——用国内300多家企业的800个车皮的日用品、轻工产品和机械设备换回了俄方急切转让的四架飞机和相当于一架飞机的航空器材,大赚一笔,一跃成为国内首富。</p>
唐晓岚也从报纸上看到过这个新闻,但没有过多地往深处了解。</p>
她沉吟了片刻,抬头来望着骆志远玩味地笑了起来:“你想要学人家去俄国换飞机?志远啊,你还是太书呆子气了,姑且不说这种做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成功的几率很小,就算是你易货成功了——你弄回人家即将淘汰的飞机来又有什么用?开航空公司吗?呵呵!”</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