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返乡只为招工忙昨日富贵今时饥</p>
打从1911年武昌首义,民国建始的那天起,中国大地上可谓风云际会,各方人物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到是也演义了一番乱世尽显豪杰之本的戏目,风风雨雨二十年间,民初时无数曾在中国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早已是昨日黄花,或是一命归西、或是就此沉寂,在纷争不断的民国政坛上似乎就没有什么“常青树”、“不倒翁”。</p>
不过事事非绝对,即便是民国也有所例外!</p>
有那么一个人,号称是共和时期中国政坛地不倒翁自共和以来,不知道多少人倒在都督、督军、省长之位上,但是却只有那么一个人从共初始建之时起,出任山西都督到后来地山西督军、省长,再到后来的军政长官,即便是下台了,可是没过几年又能重掌权堪称是共国政坛上的奇迹,这个人就是现任山西督军阎锡山。</p>
自从1911年10月29日,太原革命党人起义攻占巡抚署,击毙巡抚陆钟琦在太原起义成功当天,靠着都督选举中张树帜持枪跳到主席台上喊着:“当推选阎锡山为大都督大家一齐举手!”开始,从那一天起,阎锡山这位清军86标标统,就这样当上了山西大都督并开始了自己统治了山西地生涯。</p>
从民国建元,以革命党的身份在北方身居一省都督之位,面对着早期险恶地处境,阎锡山充分施展出他善于韬光养晦地才能一方面他表现得可以说是卑躬屈膝,处心积虑,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对世凯厚颜逢迎。</p>
先是韬光养晦明哲保身对于山西地军政大事,不闻不问以示没有野心,可袁世凯一死,阎锡山便立即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大权夺回之后总算是重掌了山西之权,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受限于薄弱的实力,便以“保境安民”的名义,至力于省内建设,到也为山西赢得了实业发展的良机,甚至为山西赢得模范省的称号。</p>
但这一切,随着民国十九年,历时半年的蒋、冯、阎中原大战以蒋介石获胜告终。有着“政坛不倒翁”的阎锡山下野避居大连。蒋介石责成张学良统一节制晋、绥两省军政事宜,编遣晋绥军,由此方才有了阎锡山的第一次倒台。</p>
虽是如此,但当阎锡山在大连蛰居期间,一面总结自己的从政经验,一面遥控山西军政大局,伺机而动。而“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外敌入侵之危,南京作出捐弃前嫌与曾经的反对势力言归于好,以便团结御辱,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的中央执行委员随之恢复,经过数月的努力后,阎锡山终于数月前就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再次重掌山西大权。</p>
“流水的中央、铁打的山西!”</p>
对于身为太原人的廖成克来说,几乎是刚在太阳火车站下车的第一时间,廖成克便感受到浓浓的“阎氏气息”,同样也对这番话有了更为深克的理解。</p>
“自强救国”、“造产救国”、“兴业救国”……</p>
在太原城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新晋刚刚粉刷的标语,而这一切却只让原本信心不足的廖成克,这会更是心生忧虑起来。</p>
“大哥,现如今阎主任又回了太原主政,这不又正在筹备经济建设委员会,听说还准备弄什么省政十年建设,反正就是这几个字……”</p>
手朝着“自强救国”上指去,廖成杰瞧着大哥又继续说了下去。</p>
“现在阎主任回来了,山西的事情也就好办了许多,这肯定是要鼓励工商业发展,怕大哥说的那件事不好办啊!”</p>
因在绥靖公署内工作的原因,廖成杰多少也能得到一些消息,当年阎主任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把几百人的太原兵工厂发展成工人万五机器数千部的大企业,虽说现在太原兵工厂被裁撤为修械所,工人大都也遣散了,可谁道阎主任回来了,不会重办兵工厂。</p>
“成杰,那边我可是和董事长拍了胸脯的,这工人,无论如何都得从山西请过去,最少也得请这个数!”</p>
伸出两个手指头,可廖成杰自己却都没多少底气,本乡本土的乡老们有几个愿意离乡去其它地方的,三个两个的好说,可一下招两百个熟练工人,不用想,廖成克也明白,这事难办。</p>
“这,大哥,这件事怕真不容易办啊!”</p>
“难办,咱们也得办!”</p>
看一眼三弟,廖成克又特意强调道。</p>
“若是好办的话,你大哥我也不会亲自来太原了!”</p>
就在廖成克到达太原的当天,《太原日报》上便用整版登出一篇广告,广告的内容非常简单,“招收熟练工人、机床、铣床、刨床、车床皆可,月薪四十至六十元,携家眷前往每月可得五元房租……”,总之招聘广告可谓是极尽优惠,而唯一不尽人意之外,恐怕就是那工厂设在北平,而不是山西省内。</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