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清晨的钟声,百官步入乾元殿,李灵裔和陈济攸立于殿外。
不多时,孟植跟随张魁也到,孟植跟李灵裔打了个招呼,也立于殿外。
只听得殿内朝拜,三人也在殿外跪拜。
殿内问答有序,不多时,听人宣李灵裔入内。
李灵裔见殿内肃穆,提了口气,步履沉稳地进入殿内,只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不免有些紧张。听一人喝道:“见了大王还不行礼!”
李灵裔忙跪下行礼。
“平身!”北周国王月成声音洪亮,充满威严。
李灵裔方才起身,抬起头来向上看去,见大王胡须稀疏,蒜头鼻,整个人微胖,双耳肥大,脸色却不是很好,双眼陷入。李灵裔刚与他目光接触,立刻低下了头。
“寡人听你颇有本事,只是不知虚实。”月成略微停顿了一下,再次打量了李灵裔一番,只不过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有些失望。“军国大事,非同儿戏。”说罢,月成看向赵玄。
赵玄立刻出班,答道:“大王明鉴,李灵裔精通法术,平定二陵的事迹也是大家有目共睹,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月成威严地道:“丞相如此尽力地保举他,莫非与他颇有渊源?我听闻他昨日还去了你府上拜谒?”
赵玄忙道:“大王,微臣身居丞相之职,无时无刻不思替大王分忧,为百姓解困。举贤任能乃微臣分内之事。昨日见李灵裔,也是要探得李灵裔是否有真本事,岂敢有私。大王明察。”
月成仔细看了看李灵裔,见他确实不似与赵玄有多少瓜葛,甚至李灵裔似乎根本没听出自己刚才的质问是什么意思。月成不由得在心中一笑,神态缓和起来。
月成问道:“李灵裔,你可愿为国效力?”
昭云的身影突然在李灵裔脑中闪过,李灵裔心想大王也是人,也娶妻生子,稍微少了几分紧张,多了几分底气,想着想着,竟然想到眼前这人没准以后还是他的岳父,心中这划过的一喜,不由得脸上也泛出一丝笑容,不由得开口说道:“为国效命,大王分忧,为百姓弭祸,义不容辞!”
月成大笑,道:“好,果然英雄出少年。”
张魁见状,道:“月英叛我大周,自是应当讨伐。然而其立国已久,根基颇深,如今贸然开战,恐怕难有胜算,望大王三思。”
月成默不作声。
一人出班奏道:“大王,臣有事启奏。”此人乃是一名御史,与赵玄私交甚好。
“奏来!”
“御史台查得一人,乃两界州宣国人,以经商为名在成京多年。近日我部官吏见其常出入张魁大人府上。”御史说罢,看向张魁。
张魁未曾想御史竟在今日搬出此事,稍加思索,道:“大王,我成京素来有各国人士往来,不仅有宣国人,还有北原永成国人士,以及草原部族的人,近年来连流火地圣火部族的人,也常有来往。此事实属彰显我大周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御史大人所说的这个商人姓许名仪,做的是土木生意,我近来宅子里要修一个水池,故请他来,并无不妥之处。”
“臣等查得此人乃宣国贵戚,其兄长是江左郡太守。此人在成京经营多年,与张大人关系非同一般那。”
月成正色道:“果有此事?既然是宣国人,赵玄,让你那个宣国的门客上殿,一问便知。”
陈济攸入内,行礼毕,道:“外臣在宣国尚有些耳目。据可靠消息,宣国自唐渊自篡位后,惧怕我主向大王借兵复国,常派人往来青石洲,一则探听消息,二来使尽阴谋让大周国呈南北对峙之势。大王便无暇借兵东顾。”
“岂有此理!”月成大怒。
赵玄趁势道:“宣国唐渊暗中资助南周不少财物,使得我南北对立多年,难以一统。我大周内耗日益增大,不得不从宣国采买物资,此等虚耗我国力,他却坐收渔利之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张魁慌忙跪地喊冤。
月成心里清楚,宣国介入南北周之事,岂是秘密,只不过之前不拿出来说,是无可奈何,说出来也只会颜面无光罢了,此时见有动兵的机会,月成大声说道:“宣国欺我太甚,待我平定南周,必出兵助你主复国。”
陈济攸拜谢,说道:“外臣肝脑涂地,定助大王平定南境。”
张魁见开战之势已无可挽回,忙道:“臣前些日子,往守望郡巡查船只准备情况,目前已有战船五十余艘。”紧接着张魁又道:“有一少年叫孟植,武艺超群,与李灵裔少侠共同平息樟雄,樟忠二陵,他目前暂在我府上,可令为先锋。”
张魁借机将孟植推举出来,一者自己也出人出力,而来也能在军中安插自己的亲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