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老子化胡经》,记载了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游历天竺,化身佛陀传法的典故,历来都是道门公认道教在佛教之上的证据。前初的时候佛门对此老子化胡的说法也趋于认同,可是后来随着佛门势力的庞大,对于这一说也多有辩驳。高宗乾封三年,高宗与则天皇后召集群臣、道士与僧侣讨论《老子化胡经》的真伪,最后确定《老子化胡经》是伪作,命令将该书烧掉,允许寺院里免挂老子像,毁掉化胡图,佛门也因此大振,渐渐压制了道门。
惠范和尚提出这在高宗时就有定论的《老子化胡经》之说,显然是要借此既成事实,先发制人。
而对于李璐来说,这个问题确实难回答。《老子化胡经》系伪作之事,虽然前朝已有定论,但是道门一直不承认。但这是高宗皇帝和则天皇后作出的定论,在这大唐的朝堂之上,李璐也断不敢言高宗为伪判。
李璐承认不好,不承认也不是,不得不说惠范的这一手实在是高明。这次的道佛论战一开始便直接针锋相对,群臣大呼过瘾的时候,也十分期待道门的李璐,该如何应对。
面对着惠范的诘难和众人的注视,李璐倒是丝毫不紧张,略一思索之后便不慌不忙地说道:“有关《老子化胡经》之事,先帝高宗早有定论,惠范禅师难道不知?”
“要想耍滑头,可没有那么容易“。听得李璐故意避重就轻,没有正面回答,惠范和尚又是微微一笑,心中暗想。
先帝已鉴《老子化胡经》是为伪作,此事惠范当然知晓,今日所问,就是明立法师对这《老子化胡经》乃伪作一事,有何看法?“惠范咄咄紧逼,在这件事情上毫不让步,非要逼着李璐表明自己的态度。
“既然禅师知晓先帝对此已有定论,此事并当更无异议,却不知禅师何故一再相逼,非要明立表态?莫不是禅师对先帝定论,还有什么异议不成?”谁都没有料到,李璐会有如此一手,一句话就反客为主,反倒将压力抛向了惠范那边。
“明立法师此言差矣,想这《老子化胡经》本就系道门伪作,意欲以此凌驾于我佛门之上。先帝明鉴,识破这《老子化胡经》的本来面目,还我佛门清白,惠范身为佛门中人,自然谨遵此议,又哪来什么异议所说。”李璐突然间的倒打一耙,虽然让惠范有点措手不及,但还是很快恢复了镇定,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既然禅师并无异议,却在此事之上纠缠不休,难道是要逼明立对此事表明异议不成?”李璐也并没绕圈子, .uuknshu.直截了当地就将惠范内心的想法讲了出来,反倒显示了自己的光明磊落,将惠范那点阴暗的小心思更是放大了数倍。
殿中诸人,对惠范的这点心思也都能猜出来,但原本这就是论战,辩论双方采取点策略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起先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这时候经李璐如此一说,却又突然觉得惠范此举,确实有点不太磊落。
听得李璐如此一说,惠范也顿时语塞,场面上的形势急转直下,惠范刚开始咄咄逼人的优势荡然无存,李璐此时,反倒是掌握了主动权。
不容得惠范多思考,李璐略微一顿又接着说道:“岂不知禅师却忘了,我道门与皇族本是一家,自先帝高祖便奉老子为祖。既为一家,我道门岂有不一致对外之事,对于先帝高宗之断,又何谈异议之有?”
李璐的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即将惠范借《老子化胡经》诘难之事消弭于无形,同时又搬出了李氏皇族自认为老子后裔的既成事实,既反击了佛门,又将将道门和皇族扯到了一起,无形中抬高了道门的地位。
仅仅是一个回合的交锋下来,李璐就显示出了他高超的辩论技巧,而反观惠范那边,却从一开始就落入了下风,更是失掉了辩论的主动权。原本是想着借助《老子化胡经》诘难李璐,没想到却被反将一军,不仅言语上输了一筹,而且在气势上也输了一筹,真无疑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