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s: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月初,扬州水军经过长期消耗,终于切断了倭国九州与其他几大岛的联系,武承嗣立刻上奏朝廷,说攻占九州的时机已经成熟。
武媚虽然与侄子有隙,但在大事上两人依然很有默契,在战事上全力支持。
四月下旬,苏定方、黑齿常之、王方翼领三万大军,向九州全境发起进攻。
苏定方在攻占“肥前国”时,因对方顽固抵抗,导致唐军伤亡不小,大怒之下,攻占后下令屠城。
朝中不少文官们得知后纷纷上奏,向太后弹劾苏定方,武媚却将这事推给了武承嗣,让他裁决。
于是便有人亲自到长安,向武承嗣游说,希望撤换苏定方主将的职位。
武承嗣却以阵前不能换大将的理由拒绝了。
只写了封信给苏定方,名义上是斥责,实际上,信中强调的都是唐军纪律,并未有只言片语提到屠城。
苏定方心中有了数,更加放开了手脚。
只可惜经此一事,倭国人对他闻风丧胆、视若鬼神。
凡他所到之城,要么四散而逃,要么献城投降,再未遇到像样的抵抗。
仅仅两个月,唐军便占领了九州全境。
休整三个月后,唐军开始对倭国开展灭国之战,苏定方从南向北进攻,裴行俭从北向南进攻。
此时倭国国内政权早已摇摇欲坠,中大兄之子志贵借着大海人与唐军作战,趁机做大。
大海人连战连败,威望已被打的跌到谷底,志贵趁机举事,主张推翻大海人,与唐军议和。
倭国各方令制国大名皆畏惧唐军如虎,纷纷改弦易辙,投入志贵麾下。
志贵势力在北,大海人势力在南。
从北面进攻的裴行俭见志贵势力不如大海人,于是故意放缓进攻,徐图缓进,让志贵继续壮大。
大海人则既要对付北面的志贵叛军,又要对付南面的苏定方大军,可谓苦不堪言。
在这场拉锯战中,志贵只需对付大海人一方,实力不断壮大,逐渐超过了大海人。
裴行俭却依然按兵不动。
朝中文官又坐不住了,先向武媚劝说,武媚依然将球踢给了武承嗣。
不少大臣纷纷来到长安,希望武承嗣下令让裴行俭立刻进军,以免志贵壮大。
武承嗣却笑着说:“诸位不必急切,裴都护不出兵是对的。”
一名大臣皱眉道:“殿下,志贵是中大兄的正统继承人,倘若让他壮大起来,只怕比大海人更难消灭,到时候可能导致灭倭之战功亏一篑!”
武承嗣缓缓道:“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裴都护和苏将军一起向他们两股势力进攻,会出现什么情况?”
众大臣皆摇头说不知,武承嗣四顾一看,见张柬之面带微笑,道:“看来张侍郎已明白了中间关窍!”
先那名大臣向张柬之问:“张侍郎,你赶紧说说吧!”
张柬之微微一笑:“倘若我朝南北两军一起进攻,那么倭国两股势力必定在压力之下结成同盟,共抗我军。”
“如今我朝只一面进攻,没有遭受到攻击的那一方,必定想着先打败另一方,然后再专心对付我朝军队,自然就结不成盟了。”
另一名大臣笑道:“原来如此,我就说嘛,裴将军久经战事,一定有自己的考虑。”
众臣心中都解了疑惑,却也没有立刻回长安。
他们大部分都是兵部官员,这次来长安,便打算在战争期间一直待在长安,更利于处理公务。
然而无论是武承嗣还是裴行俭,都小看了一个人。
身为中大兄的儿子,志贵年纪轻轻便被中大兄的支持者们推举上来。
那些人中,真正死心塌地忠于中大兄的只有少部分人,大多数人都是将志贵当做一面旗帜,利用他来满足自己的私利。
最开始的时间里,志贵只能如提线木偶一样被人操弄。
但仅仅过了半年,他便凭借着左右制衡之术,渐渐建立了自己的班底,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又过了一年,他完全将这股势力控制在手中,又凭借着敏锐的判断,以“推翻大海人,与唐军议和”为口号,在唐军攻击倭国时,趁机发展壮大。
他见识长远,又善于隐忍,早就看出唐军打算灭掉倭国,故而从未想过与唐军议和。
他也深知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无法对抗唐军两路夹击,很早便有联合大海人一同对付唐军的打算。
不过他很有耐心,当己方势力不如大海人时,并未急着与大海人结盟。
直到他的势力超过大海人后,他力排众议,派人去主动找大海人结盟。
大海人虽不情愿,在此般局势逼迫下,也只能同意了志贵的结盟。
苏定方和裴行俭得知两方结盟后,将消息传回长安。
武承嗣召集诸将商议,就在商议之时,苏定方又派人送来一封公文,武承嗣看后喜形于色。
原来苏定方手下郎将郭元振提出一个建议,苏定方觉得可行,便派人将他的建议送了过来。
武承嗣与李勣、程务挺等将商议后,都觉可行,便同意了这个计划。
半个月后,唐军南北两军出现变化,苏定方的南军突然按兵不动,休养生息,打击境内反抗力量。
裴行俭则骤然对志贵发起狂风暴雨般的猛攻。
这顿时让大海人看到了机会,他并不笨,也看得出唐军故意如此,想让他们联盟出现裂痕。
但大海人却另有盘算。
志贵的势力已经超过自己,而且还在不断壮大。如此发展下去,就算他们联合击退了唐军,他也注定被志贵消灭。
他行事一向狠辣,想清楚中间厉害关系后,摒弃盟约,向志贵发起猛烈的进攻。
志贵一方受两面夹击,战况顿时陷入不利,他心中恨极了大海人,却也无可奈何。
战况持续进行,大海人虽然实力没有变得更强,但志贵受到重创,实力已远不如他。
这时,大海人便向志贵派出了使者,希望两方再次结盟,共抗唐军。
志贵一怒之下,下令将使者处斩,其时裴行俭已多次派倭国降将来找志贵,希望他投降唐朝。
志贵心知倭国已无力回天,答应了投降,裴行俭大军开始对大海人猛攻,此时休整之后的苏定方大军也再次发起猛烈进攻。
五月,苏定方终于攻下了倭国首都近江。
几天后裴行俭的大军也到了近江,两人成功会师,唐朝的灭倭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朝廷经过一番讨论,在倭国设立瀛东都护府,由武承嗣表举的王方翼担任都护。
这场战争不仅让唐朝在东面的敌人基本扫除,也让武承嗣与武媚的关系得到缓和,两人逐渐形成默契。
武承嗣不插手任何政务上的事,武媚在军务上也很少再干预,一心放在经营洛阳上面。
不过这场战争也并非全是好消息,在击败倭国后,一名自称武三思的人求见裴行俭,经裴行俭确认后,确是武三思本人。
裴行俭并不知武承嗣心思,命人将武三思送到了洛阳。
武媚见到武三思后,虽恼他当初进谗言陷害武承嗣,但毕竟是自家亲侄子。
武三思又在她面前哀嚎大哭了两个时辰,将自己九死一生的经历添油加醋的说了。
武媚安慰他几句后,便没有再追究他的罪责。
长安的武承嗣得知后,也只能感慨武三思生命之顽强。
倭国之战后,唐朝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武承嗣却并未清闲。
他打算从长安十卫中再组建一支五万人的西讨军,既能成为将来对付吐蕃、突厥的主力,又能进一步提高对军队的掌控力。
至于火器的发展,武承嗣认为唐军实力已足够强大,火器的发展并不急迫。
关键在于提高工匠们的地位,让匠人们自主推动唐朝冶炼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唐朝科技进步。
时间飞逝,一晃三年过去。
这一年九月,李勣病危。
武承嗣、李芷盈、李思文都守在病床边,望着李勣苍老衰弱的模样,武承嗣心中十分哀伤。
李勣虚弱的抬起手,道:“你们都出去,我有几句话想和承嗣说。”
众人答应一声,纷纷出了屋子。
李勣侧了侧头,慢慢说道:“承嗣,我有一件事想求你。”
武承嗣道:“祖父尽管说。”
李勣叹了口气,道:“老夫自觉一生中没有哪一样比旁人差,唯独在子孙教导上,实在力不从心。思文这几年一直没有子嗣,等他百年后,只怕英国公府连个继承人都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