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新都县衙。
偷偷向捕快塞了十文钱后,主仆二人在此已经等了半个时辰。
“小郎,您说能成吗?”在箱子里吃了碗汤饼后,崔良的精神气也上来了,脑袋不断的望里瞄。
“五成把握。”王匡背着手,头也不回的说到,他正看向门口的那扇喊冤鼓,正是汉高祖刘邦采用并形成定制的,方便百姓伸冤。
但那喊冤鼓,如今已落满了灰尘。
“那剩下的五成了?”
“县令今日不在。”
“就凭您刚说的‘有千贯的大买卖商议’?”崔良还是有些不相信。
恰在此时,进去通报的捕快在向主仆二人招手,示意他们进去,王匡松了一口气:“看来是答应了。”
汉律规定,官员五日休一沐。
今日虽恰逢官员休沐日,县令勤于政务,并未外出。
因为县衙内涉及机密,只留王匡一个人进去,崔良自在门房等候。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当王匡抵达书房时,看到的正是熟悉面孔。
新都县令杜闲,年不过三十岁,和他是老乡,更是父亲王莽的门生。
王匡不知道的是,杜闲去年便从边远的沧山县左迁至新都县,仕途可谓顺风顺水……
捕快识趣的退下,转眼书房只剩下王杜二人。
“可是六郎当前,一年不见,杜某都快认不得了。”杜闲伸出双手,态度亲切。
他这可不是假话,自从“王匡”的身体换了人后,本身的气质,由内到外都发生了变化。
古人重礼,王匡不敢托大,顺手把手也伸了过去,面色似有回忆:“匡记得去岁,明公拜访家母,竟不知在新都为官……”
杜闲为官多年,而王匡对后世的古装电视剧看有千百集,演技无可挑剔,两人丝毫不提“买卖”的事,而是聊起了家常。
眼见日落将至,王匡却等不及了,以免夜长梦多,不得不开口:“匡此行遇事,请明公助我。”
“哦?六郎且细细到来。”
“明公可能不知,匡此番入得长安,却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且正在明公治下,那日……匡虽然侥幸逃脱,但可断言,大秦贼人绝不止害了我一人。
且,匡猜测,大秦贼人抢我大汉良民为目的其一,另有刺探军情之嫌……”王匡只好把自己的遭遇简要说明一番,至于后面的猜测点到为止。
听王匡说的这么严重,杜闲的笑容渐渐消失,面色郑重:“六郎稍安勿躁,犯罪事实明了,先不论后者,我杜闲身为新都父母官,自当尽全力维护百姓安危。”
“种乐,令县尉曹笠即可前往东门的平安客栈,将大秦贼人一网打尽。”杜闲做起事来雷厉风行。
西汉县令掌管军政两权,杜闲的命令没人违背,而且他非常强势。
“诺!”种乐领命而去。
王匡暗暗心惊,他没想到事情进展的这么顺利!
似是看出王匡疑惑,杜闲回到书房后,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大月氏流落的王族,目前正在长安面见皇帝,请求复国,我大汉与大秦必有一战……且,自从安汉公人大司马以来,给各郡县下过政令,外族人在我大汉犯事,无论事实如何,先要抓起来受审!
六郎等待片刻,便有结果传来。”
“匡谢明公指点。”王匡起身一礼,到也不急不燥,坐下耐心等待。
他心中实则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对于外族,王莽好像从没有惧怕过,他拥有着典型的大汉族情怀,从内心深处歧视并压制外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