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月亮很圆。瞅着天上悬挂着的一轮圆月,正在巡城的周熙骞猛地想起京剧《贵妃醉酒》中的一句唱词: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周熙骞的心情非常好,因为他率领着四千守城官兵,不仅成功的在朔州城上固守了三天时间,而且还用七万支涂抹了毒药的羽箭,消灭了差不多五万高丽士兵。
自十万高丽大军兵临城下,周熙骞的目标就很明确,利用高丽大军求胜心切的心理,以朔州城为支点,不断的消耗高丽大军的有生力量。
现在看来,他的这一目标已经初见成效。不出意外的话,高丽大军最多还能再坚持两天。两天后,身为主帅的吴世基必然会撤兵,然后派出谈判代表主动找他谈判。
周熙骞可是系统学习过《谈判心理学》的,他很清楚,站在谈判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谁先主动提出和谈,谁就失去了主动权。
况且,周熙骞的手里可是有筹码的,而且还不止一个。驸马都尉姜继勋是周熙骞的筹码,朔州城也是周熙骞的筹码。
周熙骞相信,有了这两个筹码,他一定能够得到义州城的实际控制权。
只要拿到义州城的实际控制权,经由鸭绿江入海口进入黄海的入海通道便彻底打通了。到那时,无数优良的战马就会经由入海通道,源源不断的运往大宋。
周熙骞越想越觉得自己很牛掰,大宋皇帝,大宋文臣武将解决不了的棘手难题,就这么被他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带着欢喜的心情,周熙骞背抄双手在朔州城城垣上巡视了大半圈,来到位于西北角的角楼。
跨过门槛正准备登楼,完颜乌古出气喘吁吁的跑到周熙骞的面前,一边用手指着城外,一边说道:“周教头,有情况,高丽大军撤走了。”
“不可能。”
周熙骞非常肯定的用力一摆手:“高丽大军尚有五万生力军,在兵力总数上他们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他们怎么可能主动撤兵呢。”
“周教头。”完颜乌古出并没有和周熙骞争执,而是继续用手指着城外,“我绝对没有说谎,北门外的高丽大军真的已经撤走了。教头若是不信,不妨随我到北门瞧一瞧。”
闻听此言,周熙骞心底猛地一跳,心道:莫非吴世基认怂了,打算先撤军,后谈判?
不对,吴世基可是获得过龟州大捷的名将,他的麾下尚有五万生力军,他怎么可能低下他高贵的头,先撤军,后谈判呢。
思忖再三,周熙骞立刻判断出这应该是吴世基不甘心失败,准备玩一出欲擒故纵的小把戏。
想明白这一层关节,周熙骞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带着一帮扈从,绕着朔州城的城垣走了一圈。
不出所料,吴世基麾下的五万高丽大军,全部集结在了朔州城东门外,放空了朔州城的南门、西门和北门。
“有点儿意思。”
瞅着朔州城东门外连绵十几里的高丽大军连营,周熙骞呵呵一笑:“吴世基不愧是获得过龟州大捷的名将,强攻不成便改为了智取。不错,非常不错。”
听到这句话,完颜乌古出一头雾水,不解道:“周教头,此话怎讲?”
周熙骞知道完颜乌古出是个大老粗,笑着解释道:“朔州城是个小城,长约一百二十丈,宽约九十丈,总周长是四百二十丈。
“假设一丈宽的区域可以并排容纳五名攻城的高丽士兵,四百二十丈就得需要两千一百名高丽士兵才能完成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
“三天来,吴世基采取的攻城策略是集中优势兵力,多点开花。那么,他每天投入到攻城中的总兵力最少不能少于三万,才能既保证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又能达到他预想的进攻端的战略纵深。
“如此一来,就为我们利用手中的毒箭削弱高丽大军的有生力量,提供了便利条件。
“因此,三天来,攻城的高丽大军每天都会在攻城中阵亡大约一万五千名士兵。
“可如果吴世基转变思路,把多点开花的战略构想改为主攻一面,网开三面,结果会怎么样。吴世基每天只需投入一万兵力,就能确保他的这一战略构想得到贯彻落实。
“那么剩下的四万高丽士兵他会怎么安排。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派出三支轻骑兵,埋伏在南门、西门、北门外的开阔地,等咱们承受不住来自东门的高丽大军的狂轰滥炸,准备弃城逃跑的时候,给咱们来个一勺烩。听明白了吗?”
完颜乌古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周教头,那咱们该如何应对吴世基的这一部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