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于宜昌港的船分为南船和川河船,南船主要航行于长江下游一带,川河船则要溯江过三峡到四川。宜昌以上的三峡航道狭窄,滩多浪急,险象丛生,有的地方仅容一船通过,特别是川江段的泡水、漩水、夹堰水、回流、扫弯水、横流等水流的不正常状态,造成螺旋桨的推力和舵压力控制力下降,可以使船舶突然发生偏转而离开原有航路,甚至使车舵失效引发事故。
凭栏回望,曼群感觉曾经熟悉的宜昌城在雾霭中变得陌生。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湖汉日报》是当时国民政府在华中的喉舌,受国民政府中宣部直接领导,被迫西迁宜昌。曼群是报社主编,在到达恩施后,与报社同仁一到积极筹划《湖汉日报》复刊。国民党党内派系纷争,因为c支持的报纸,陈诚c长期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对于《湖汉日报》的复刊持消极打压态度。复刊变得遥遥无期。
还好有唯一生活的亮光,这年十月,在三里畈租住的房屋里,曼群与江朝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曼群望着怀里新生的孩子,望见窗外街道坐满了逃荒、逃难的人群,此起彼伏的是各种悲惨的长叹短嘘和几近绝望的哀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家国破碎、客死他乡。自己则是报纸办不成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兵荒马乱、命运困顿,茫然四顾。“是沉沦还是奋起?”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实属不幸,而在无法逆转的现实中,不甘沉沦,不言放弃、拼尽全力走下去、去抗争这个时代的不幸、际遇的不公和命运的残酷。望着怀里的新生儿,新生命赋予的希冀和初为人父的责任,让曼群开始变得坚定和激越,他喃喃说到:“儿子,给你取名汝起吧,不管身处何时何地,希望你永远保持奋起的生命姿态!”
虽然《湖汉日报》的复刊仍然好似遥遥无期,但是已引起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关注而出面干涉协调了。生活还得继续,孩子嗷嗷待哺,加之小弟慈很小就从安徽老家跟着自己,还有保姆这些五六张吃饭的嘴。活下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的资源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既有山区丘陵,又有平原湖区,适宜种养的动植物品种繁多,品质优异,其中水稻是湖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
即便是“华中粮仓”,在战时也是物资奇缺,大米成了紧俏商品。大米价格日日攀升。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后,当局大肆印钞,直接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持续不断的战事,进一步加剧了货品紧缺。1938年,广州和汉口两个通商口岸沦陷,进口商品价格飙升了72%。1939年南宁沦陷后,进口品价格又在此基础上再翻一倍。等到1942年重要的运输线滇缅公路瘫痪后,货物进口量骤降,仅为1937年的6%,供需严重失衡,物价坐火箭般一路上涨。战争进入白热化状态,种地的人没了,地荒了,国内的农产品价格也开启了疯狂上涨的模式。 1940年,农产品的产量比1939年下降了10%,等到1941年的时候,农产品的产量再次下降了13%。粮食严重不足,当局决定征收田赋时必须实缴粮食,进一步导致了流入市场的粮食减少。人们纷纷把储蓄的法币拿出来换成实物,有些地方干脆重回以物易物的原始模式。物价疯涨,粮食短缺,许多公务员也每天只吃得起一顿饭,还得晚上兼职拉洋车才能维持基本生活。
曼群也是一样,报社在筹备复刊期间,所谓薪资也就是象征性的生活补贴。顾不了曾经的西装革履,人多乱世首要的即是活下去,他开始四处寻找兼职工作。
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日军溯流而上,兵锋直指武汉。国民政府被迫决定在平汉、粤汉线以西建立新的工业中心。以西南、西北建立抗战大后方。一日日随船源源不断涌入的各地难民,内迁转移的学校、政府机关、工厂将不大的宜昌城塞得满满当当,白天人潮如织,人头攒动。在晚上,这滨江小城弥漫着一种虚假的安宁气氛,犹如江面雾霭,密密蒙蒙,隐藏了痛苦和残酷。各种战时夜校在这座小城如春笋出现。
这天夜里,曼群穿过一条条散布着大大小小夜校班的小街弄堂,内心涌动着莫名的兴奋,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他既感到了一种生生不息的振奋,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不仅能做一个好报社主编,也能当一个夜校好教员,就如成为一个掌灯人,在这漫漫长夜,给昏黄灯光下渴求知识进步的同胞,和这沉沉的黑夜带去微光。
↑返回顶部↑